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尝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用方程解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性。3、了解我国古人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感受其趣味性。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法:分析、引导学法:自主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2分钟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大约在1500年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着一道有趣的数学题:(课件出示,题略)你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生:……(课件演示)师:这就是有趣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一问题。2、学习目标: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或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二、自主探究:8分钟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法和代数法德一般性。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师:咱班同学家里有养鸡的吗?有养兔的吗?既养鸡又养兔的有吗?把鸡和兔放在同一个笼子里养的有吗?在我国古代就有人把鸡和兔放在同一个笼子里养,正因为这样,在我国历才出现了一道非常有名的数学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一直流传至今的“鸡兔同笼”问题。师:关于“鸡兔同笼”问题以前你们有过一些了解吗?流传至今有一千五百多年的问题,是什么样呢?想知道吗?二探索新知1(课件示:书中112页情境图)师:同学们看这就是《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这里的“雉”指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试着说一说?生:试述题意。(笼子里有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兔各几只?)师:正像同学们说的,这道题的意思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各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师:从题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生:笼子里有鸡和兔共35只,脚一共有94只。生:这题中还隐含着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这两个信息。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道题的'数据是不是太大了?咱们把它换成数据小一点的相信同学们就能解决了。2.出示例一(课件示例一)题目: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师:谁来读读这个问题。谁能流利的读一遍?请同学们轻声读题,看看题里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生:读题师:现在就请你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想怎样解决?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生:我想我能猜出来。一次猜不对,多猜几次就能猜对。师:按你的意思就是随意的猜,为了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可以列表按顺序推算。(板书:列表法)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我想用方程法也能解决。(板书:方程法)生:要是笼子里光有鸡或光有兔就好算了,可这笼子里却有两种动物,我还没想好怎么算。师:那我们就不妨按笼子里只有鸡或只有兔来思考,假设笼子里全是鸡或全是兔,看脚数会有什么变化,说不定从中你们就能找到解题的思路呢。(板书:假设法)师:还有别的方法吗?那这些方法行不行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你们感兴趣的方法进行尝试验证一下吧。生:在小组内尝试各种方法。师:经过上面的研究学习,你们都尝试运用了哪种方法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生1:我们小组用列表法找到了答案,有3只鸡,5只兔。师:把你们研究的结果拿来让大家看看。这样按顺序推算,对于数据小的问题解决起来很方便,不过一旦数据比较大,比如笼子里的鸡和兔有100只,200只,甚至更多,再用这样的办法怎么样?生:很麻烦。师:是啊,那要花费很长时间。哪个小组还想汇报?生:我们小组用方程法计算的。(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过程。)师:我们看这个方程列得是否正确?4X表示什么?2(8-X)表示的是什么?兔脚数+鸡脚数=什么?这就是列这个方程所依据的数量关系。谁能把这个数量关系完整的说一遍?生:说数量关系。(鸡脚数+兔脚数=26只脚)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你能想到另两个数量关系吗?生:叙述另外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