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钢板中常见缺陷(quēxiàn)分层、折叠和重皮、白点、裂纹分层—是板坯中缩孔、夹渣等在轧制过程中未融合而形成的分离层。存在于内部分层破坏了钢板的整体连续性,影响钢板承受垂直板面的拉应力作用的强度。这些缺陷(quēxiàn)有的是钢水本身产生,如脱氧时加脱氧剂造成,或炼钢炉混入钢水中的耐火材料等,这些缺陷(quēxiàn)在钢锭中位置没有一定规律,故出现在钢板中位置也无序。分层是以上缺陷(quēxiàn)轧制而成,大多与钢平行,且具有固定走向。为平面状缺陷(quēxiàn),严重时形成完全剥离的层状裂纹,对小的点状夹杂物则形成小的局部分层。折叠和重皮—钢板表面局部形成互相折合的双层金属。存在于表面白点—是钢板在轧制后冷却过程中氢原子来不及扩散(kuòsàn)而形成的,白点的断裂面呈白色,多出现在厚度大于40mm的钢板中。存在于内部裂纹—轧制工艺和温度不合适时造成。存在于钢板表面,偶尔在内部。裂纹较少见,如轧制工艺稳定,这类缺陷不常见。检测方法中厚板一般采用脉冲反射式垂直入射法检测,耦合方式有直接接触法和水浸法。采用的探头有聚焦或非聚焦的单晶直探头、双晶直探头。采用单晶直探头检测,在调节检测仪扫描线时,一般采用多次底波反射法,即在示波屏上显示多次反射底波。这样不仅可以根据缺陷波来判定缺陷情况,而且可根据底波衰减情况来判定缺陷情况。只有(zhǐyǒu)当板厚很大时才采用一次底波或二次底波法。一次底波法示波屏上只出现钢板界面回波与一次底波,只考虑界面回波与底波B1之间的缺陷波。采用底波多次反射法探伤应满足下面(xiàmian)三条件:1.工件的探伤面与底面互相平行,确保产生多次反射。(如工件加工倾斜就不合适);2.钢板材质晶粒度必须均匀,保证无缺陷处底面多次反射波次数的稳定。(各次相同);3.材质对超声波的衰减要小。保证反射底波有足够数量,以利探伤观察。一般碳钢、不锈钢均能满足这些条件。无缺陷(quēxiàn)小缺陷(quēxiàn)大缺陷(quēxiàn)在钢板检测中值得注意的是:当板厚较薄且板中缺陷较小时,各次底波之前的缺陷波开始几次逐渐升高,然后在逐渐降低。这种现象是由于不同反射(fǎnshè)路径声波互相叠加造成的,因此称为叠加效应,如图所示。液浸法(充液耦合法)当耦合液体/钢界面的界面波S第2、3、4……次反射波分别与钢板(gāngbǎn)的第1、2、3……次底波一一重合时,称为一次重合法;当耦合液体/钢界面的第2、3、4……次反射波分别与钢板(gāngbǎn)的第2、4、6……次底波重合时,称为二次重合法。依此类推对充水直探头的要求:①为满足多次重合法要求,水层厚度要连续可调。②调至不同厚度时,必须保证发射的声束与钢板表面垂直。③充水探头内水套管内径必须大于最大水层厚度时声束直径。④进出水口位置应大于最大水层可调厚度,且出水口应小于进水口,保证水套充满水。⑤探伤时应及时注意(zhùyì)排除水中气泡。或采用消泡剂去除气泡。板材(bǎncái)超声波检测过程表7.1板材(bǎncái)超声波检测探头选用试块选用原则1、板材(bǎncái)检测使用的标准试块CBⅠ阶梯试块,适用于板厚小于等于20mm钢板检测;2、板材检测使用的标准(biāozhǔn)试块CBⅡ平底孔试块,适用于板厚大于20mm的钢板检测。3、当板厚不小于三倍近场区时,且板材上下两个表面(biǎomiàn)平行也可取钢板无缺陷完好部位的第一次底波来校准灵敏度,其结果应与平底孔试块校准灵敏度的要求相一致。b、CBⅡ标准试块法利用(lìyòng)平底孔试块调节检测灵敏度时,探头对准表7.2规定的平底孔,调节仪器使平底孔反射波达到显示屏满刻度的50%作为基准灵敏度。扫查灵敏度—扫查时扫查灵敏度一般在基准灵敏度的基础上提高6dB,在测定(cèdìng)缺陷当量时应将灵敏度调回基准灵敏度。扫查扫查方式:常用(chánɡyònɡ)的扫查方式有全面扫查、列线扫查、边缘扫查、格子扫查。2、列线扫查在钢板上划出垂直于钢板压延(yāyán)方向的等间距的平行线(如有需要也可沿平行于钢板的压延(yāyán)方向进行),一般列线间距不大于100mm,见图b)。探头沿这些平行线进行扫查,在发现缺陷时再在缺陷周围扩大扫查范围,但在钢板剖口预定线两侧各50mm(当板厚超过100mm时,以板厚的一半为准)内应作100%扫查。3、边缘扫查在钢板边缘的一定范围内做全面积(miànjī)扫查,见图c)。这个范围一般由相关的标准、规范给出。4、格子划线扫查在钢板周边50mm范围内做全面积扫查,其余部分画成方格子线,一般取100mm×100mm或200mm×200mm,探头(tàntóu)沿格子线扫查,在发现缺陷时再在缺陷周围扩大扫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