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让爱与感恩同行——小学家校共育工作方案让爱与感恩同行——小学家校共育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大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大教〔2017〕135号)、《中共大连市委办公厅印发的通知》(大委办发〔2017〕19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育人网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沟通、服务、参与、管理四个作用,不断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联系力度,形成教育合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二、家庭教育问卷调查分析1、家长文化层次不均衡,本科大专学历的占比一半,另有20%的家长仅为基础教育学历——初中以下,令人堪忧。令人惊喜的是家长中研究生学历的家长正在增加,一年级达到9人。在年级横向比较,三年级的家长文化层次最低,初中以下学历的占比35%,研究生学历家长为0。2、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有义务承担孩子的教育。父母同时负责孩子教育的占比不足一半,45%,母亲负责的占比39%,学校有15个孩子由老辈负责教育,占比4.4%。这15个孩子在六个学年中都有占比,给老师提了醒,要多关心这些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3、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程度较高,有70%的家长期望孩子各门功课良好或优秀,有30%家长觉得孩子尽力就好,无施加压力。由于家长对孩子期望高,因此有90%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会感到焦虑。这说明期望高低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仍然有30名家长采取放任和无所谓的态度,占比9%。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呈上升态势,说明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业。4、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焦虑程度。我们通过数据发现,家长的焦虑程度与对孩子的期望程度呈正相关,期望越高焦虑也也越高,有趣的是,对孩子学习期望程度不高的家长也呈现焦虑现象,说明家长是很在乎孩子的学习的,但是全校有30为家长选择了与自己无关,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无所谓的态度。这部分家长很可能在平时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或对孩子学好学坏并不放在心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孩子放任自流。5、期望假期在文化类提高孩子素养的需求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占比越大,其次在艺术和益智类方面需求很高。6、在参加的家庭教育培训活动中,家长们感到收获最大的培训内容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其次是孩子的学习方法。7、家长最希望参加的家庭教育培训方式是家庭教育理念培训,占比半数以上,其次是科学育儿方法。8、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最关心孩子的综合能力,占比半数以上,其余依次为思想品行、身心状况,最不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全校仅有7名家长选择该项,占比个位数。说明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成绩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对教育工作者来说也不能仅仅关注成绩。9、有人说,孩子身上有时候出现问题往往折射出家长身上出现的问题,家长对该观点的认同度很高。从年级横向对比看,四五年级的家长认同度相对较低。10、家长教育孩子类型的自己定位为民主型的超半数,其次是威严型,仍然有8%散养型、4%保姆型、4%娇惯型。对教师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不同教育类型的家长教师要有智慧的应对。11、在双休日经常或偶尔与孩子一起开展亲子活动的家长占比相当高,说明家长还是很注重与孩子的关系的,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亲子活动由经常转为偶尔,亲子活动相应减少了。我们还是要关注那11名从没有和家长开展过亲子活动的孩子,他们是否存在孤独感或行为心理异常。应该在教师那里得到更多的关爱。12、从过去一年中家长的阅读情况来看,我校的家长还是属于学习型家长,阅读两本书以上的家长占比80%多。13、家长对孩子看电视、上网的时间管理,70%可以做到有规定且孩子遵守,但也有30%的家长对孩子上网没有明确规定或有规定但不能执行。14、孩子在家里做作业时,是否会陪伴孩子。这一选项体现出随着年级的增高,家长减少了陪伴,孩子的学习趋向自主了。而低年级家长多选择陪伴并指导。全校有近10%的家长在孩子学习时不在学生身边,完全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15、在精神和物质层面的给予和付出,100%的家长都愿意为了孩子而付出。80%家长愿意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并思考孩子的教育目标问题,对孩子的教育有格局有远见。也有20的家长愿意为了孩子付出金钱和时间。16、家长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的这道选题时,那就是我们现在学校管理中经常做的老师家访和老师请家长是最无效的,只占4%和5%。而选择最多的是与孩子谈论学校生活,占比76%,说明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另有15%的家长是通过孩子的同学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的。此外通过家长会和主动联系老师来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占比分别是56%和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