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妊娠合并糖尿病指南解读概述妊娠期代谢变化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筛查及诊断方法妊娠合并糖尿病处理原则标准保健策略一、概述妊娠期糖尿病(GDM)流行病学非妊娠妇女给予糖负荷后,约30分钟血糖达到峰值,1~2小时后恢复正常。孕期妇女进食碳水化合物后,血糖及胰岛素分泌峰值均高于非孕期并延迟到达,恢复正常水平亦缓慢。这主要由于妊娠时具有较多特有的胰岛素拮抗因素,使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到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为了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就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使原有糖尿病加重或出现GDM。。(二)妊娠期脂肪代谢的特点三、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三、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四、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四、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四、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四、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四、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四、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二)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二)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二)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脸色红润、下颌脂肪层明显、两腿多呈屈曲和外展位的巨大儿。软弱而缺乏生气。五、筛查及诊断方法五、筛查及诊断方法(二)妊娠期糖尿病(GDM)非高危孕妇应在妊娠24-28周,常规接受50gGCT筛查。对年龄<25岁的非高危孕妇可不筛查。具有GDM高危因素的孕妇,在首次(12周)孕期检查时即应接受GDM筛查,筛查结果正常者需要在孕24周后接受复查。年龄>30岁、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糖尿病家族史、尤其是母系家族史、孕早期二次空腹尿糖阳性、既往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史,巨大儿,特别是有肩难产史、畸胎和羊水过多、反复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对肥胖或胎儿生长过快、过大的产妇,若其妊娠24-28周时筛查结果为阴性,应于妊娠30-32周重复筛查1次。因为此时胎盘拮抗激素分泌量已达到峰值,孕期胰岛素抵抗程度最重,约8%的首次筛查阴性者在复筛时结果呈阴性。二、GDM诊断我国GDM诊断标准IADPSG制定的GDM诊断标准(三)妊娠合并糖尿病分型2.糖尿病合并妊娠分型B型:20岁以后发病,病程<10年,无血管病变C型:10-19岁发病或病程10-19年,无血管病变。C1级:10-19岁发病C2级:病程10-19年D型:指年龄<10岁,或病程>20年,或有如微动脉瘤、渗出、静脉扩张等良性视网膜病变;F型:指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R型:指糖尿病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T型:指肾移植后成功妊娠;H型:指合并有冠脉病变。六、妊娠合并糖尿病处理原则孕前指南产后指南孕期处理原则所有计划怀孕的女性均应接受一次专业健康咨询,尤其是已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曾罹患GDM的女性。曾罹患GDM者再次妊娠时,GDM发生可能性为30%-50%;如果产后逾1年,最好在孕前或至少在妊娠前3个月内接受口服糖耐量(OGTT)检查,若血糖正常,则于妊娠26-28周再做评价。产后血糖正常的GDM女性,再次妊娠并不增加孕早期胎儿畸形风险。孕前已患糖尿病者需要了解妊娠对糖尿病的可能影响;孕期积极控制血糖可明显增加低血糖风险,尤其是孕早期的早孕反应可增加低血糖风险;已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可能病变在孕期会加重,因此,孕前患者必须接受身体状况评估,在孕后每次随访时应再次接受评估。妊娠或计划妊娠的患者,应立即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和调脂药物,可应用甲基多巴或拉贝洛尔控制血压。正在服用二甲双胍和(或)格列本脲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有意愿,则可继续应用上述药物。糖尿病孕妇应补充足够量的叶酸。GDM患者早期流产和胎儿畸形风险明显增加,妊娠前后理想的血糖控制可显著减低此类风险。1型或2型糖尿病的致畸风险相当,但风险程度尚难量化。但尚不知具体血糖低于何种水平即可降低此类风险。对于计划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应尽量控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如应用胰岛素,<7%;毛细血管内血糖值约为餐前<6.5mmol/L,餐后<8.5mmol/L。HbA1c>8%的患者不建议妊娠,应首先控制血糖。孕前指南产后指南孕期处理原则产后指南产后指南所有按照GDM治疗者最好在产后6周左右接受OGTT检测。计划再次妊娠者应在妊娠前3个月接受OGTT检测,血糖正常者按计划于孕中期重复接受OGTT检测。不再计划妊娠高危患者应每年接受OGTT检测,低危患者应每隔2-3年查空腹血糖,>5.5mmol/L则应接受OGTT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