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是你****馨呀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版)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doc

(完整版)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普遍性: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什么叫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什么是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快慢: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定义式:v=s/t速度的单位:主单位:米每秒(m/s)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换算关系:1m/s=3.6km/h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而言,平均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路程中(或那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长度时间及其测量长度的国际单位:主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换算关系: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00um1um=1000nm2、时间的国际单位:住单位:秒(s)常用单位:时(h)分(min)毫秒(ms)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3、误差与错误(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产生原因:测量主体对估读值估读的不准确性;测量工具的精确度;测量方法等特点: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2)错误的产生: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数据时粗心。特点:错误是可以避免的。4、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2)、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3)、改进测量方案可以减小误差。四、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单位是牛顿(N)2、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使物体发生形变。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4、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五、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六、二力平衡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2、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平衡状态。3、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几个力叫平衡力。4、二力平衡的条件:(1)、二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二力在同一条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