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的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习习近平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的心得体会.docx

学习习近平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的心得体会.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习近平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的心得体会学习习近平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的心得体会一次次“飞檐走壁”,一次次“细心守护”,黄山因“中国好人”而更加风景如画。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中强调,“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不积珪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一个非凡业绩、闪耀人生的背后都有着“量变”产生“质变”的神奇效应。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向他们学习,以敬业奉献之心、迎难而上之勇、为民服务之情,把“平凡”的一小步积累成“不平凡”的耀眼业绩。一本“平凡”的日记,记录着“不平凡”的“敬业奉献”之心,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对于胡晓春来说,“守松”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与使命,作为黄山风景区第十九任守松人,他比任何人都看重国宝迎客松,“对我来说,迎客松不单单是一棵树,守护好它,就如同守护好家人一样。”为了守护好这位特殊的“家人”,胡晓春每年要在山上住300天以上,一张简易床、一副桌椅、一台监控电脑和一些监测工具就是他在山上的全部“家当”,12年来,他记录了70多本、累计超过140万字的《迎客松日记》。风雨无阻、日夜兼程,是“敬业奉献”的心陪伴着守松“哨兵”。党员干部要把“敬业奉献”作为人生的第一准则,脚踏实地地做好党与人民交给我们的事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切实把责任感与使命感根植于心、体现于行。在工作中,始终不骄不躁,默默奉献,主动寻求突破进取的方法,争创更好成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光与热。一根“平凡”的绳索,厚植着“不平凡”的“迎难而上”之勇,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黄山之巅尽是奇松怪石、悬崖峭壁,以险峻奇绝闻名于世。作为一名“放绳工”,李培生的职责便是守护这些险峻处的环境卫生。回忆第一次“放绳”,李培生至今难忘,“第一次放绳对我来说仍感到很害怕。悬崖垂直落差有十几层楼高,身体直打哆嗦。”但李培生有股不服输的劲头,他对自己说,“要么不做,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放绳、翻越、攀爬……23年来李培生累计放绳高度近1800公里,相当于攀爬了大约200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难免会遇到艰难险阻,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有“畏难”情绪,要端正工作态度,以肩扛的职责为担,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不断发扬“排头兵”精神,迎难而上、英勇顽强,在磨砺与拼搏中解“危机”、化“难事”,争做党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好公仆。一份“平凡”的岗位,拥有着“不平凡”的“为民服务”之情,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无论是国宝旁的坚守付出,还是峭壁上的勇敢担当,都处处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创造出了无愧于人民的丰功伟绩。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党员干部也要将人民群众视为“千年迎客松”“美丽的黄山”,“日复一日”体察民情、“用心用情”解决民忧,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面对人民群众递给我们的“难点试卷”,党员干部们不可麻痹大意,要心怀忧患意识、端正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通过开展调查研究、聆听群众意见、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投入实践,切实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争取向党和人民递上一份份满分答卷,一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创造出“不平凡”的耀眼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