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10.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版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df

2024版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完整全套教学课件•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局域网技术深入剖析目录•广域网接入方式探讨•Internet应用层协议解读•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实践01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或设备连接起来,通过数据链路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发展历程包括ARPANET成立、TCP/IP协议诞生、万维网兴起、移动互联网发展等关键阶段。计算机网络分类与拓扑结构分类方式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按传输技术可分为点对点网络、广播式网络等。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网状型等,每种结构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传输介质及连接设备简介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有线介质以及无线电波、红外线等无线介质。连接设备包括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和通信。网络协议与标准化组织网络协议包括TCP/IP、HTTP、FTP、SMTP等常见协议,用于规定计算机之间通信的规则和格式。标准化组织如ISO、IEEE、IETF等,负责制定和推广网络技术的标准和规范。02数据通信基础数据通信基本概念及原理010203数据通信定义通信系统模型数据传输方式指在不同计算机或设备之包括信源、信道、信宿以包括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间传输数据的过程,包括及噪声等基本要素,描述两种方式,分别适用于不数据传输、信号处理、通了数据从发送到接收的整同场景和需求。信协议等多个方面。个过程。传输方式与调制解调技术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解调技术基带传输直接传送数字信号,而频带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传输则需要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与调制技术相对应。号后再进行传输。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包括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多种方式。多路复用技术及应用场景多路复用定义频分多路复用(FDM)指在同一信道中同时传输多个信号的技术,将信道带宽划分为多个子频带,每个子频带可以提高信道利用率和数据传输效率。传输一路信号。时分多路复用(TDM)波分多路复用(WDM)将信道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隙,每个时隙传输在光纤通信中,利用不同波长的光波在同一一路信号。光纤中传输多个信号。差错控制方法差错控制定义在数据通信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传检错码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而采取的措施。通过添加冗余信息来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如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等。纠错码不仅能够检测错误,还能够自动纠正自动重传请求(ARQ)一定数量的错误,如海明码等。当接收端检测到错误时,会向发送端发送重传请求,要求重新发送出错的数据包。03局域网技术深入剖析局域网组成要素及特点传输介质网络协议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定义了局域网中设备之间通信的决定了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规则和方式,如TCP/IP、距离。Ethernet等。网络设备局域网特点如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覆盖范围有限,传输速度快,安用于连接和管理局域网中的设备。全性较高,易于管理和维护。常见局域网类型比较分析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TokenRing)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具有成本低、速一种环形网络结构,通过令牌传递方式实现度快、稳定性高等特点。设备间的通信,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无线局域网(WLAN)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支持高速、远距离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局域网,具有灵活性和的网络连接,适用于大型园区网络。移动性,适用于难以布线或需要临时网络的场合。局域网设备选型与配置实例交换机选型集线器与交换机的比较与选择根据网络规模、传输速度、端口数量等需求选择分析集线器和交换机的优缺点,根据实际需求选合适的交换机型号和品牌。择合适的设备类型。ABCD路由器配置配置实例设置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参以一个典型的小型局域网为例,详细介绍设备的数,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选型、配置和调试过程。无线局域网技术发展趋势高速无线局域网技术智能无线局域网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局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无线域网的传输速度将不断提高,满足局域网的自动化管理和优化,提高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安全性与隐私保护物联网与无线局域网的融合随着无线局域网的普及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