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试.docx
上传人:努力****爱敏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难点解析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试.docx

难点解析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难点解析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疫情期间,教室喷洒“84消毒液”进行消毒时,可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了A.分子数目变大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反应生成新物质2、时隔8年,“神舟十三号”女航天员王亚平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在“水球演示”中往水膜上加水,水膜慢慢变成大水球,加上颜料后,变成蓝色水球。下列有关水在太空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太空中,水分子不能运动B.在太空中,水分子的质量变为0,分子间也没有间隔C.在太空中,水也能溶解颜料D.往水膜上加水,水膜慢慢变成大水球,说明水分子本身变大了3、将盛满氧气且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集气瓶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调至平衡。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所示),塞紧瓶塞,然后分别设法将其点燃,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a),此时的天平A.指针偏向右B.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C.仍处于平衡状态D.指针偏向左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则可用作粮食和仪器仓库的保护气D.稀有气体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5、能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过氧化氢分子B.氧分子C.氢分子D.氢原子6、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点燃酒精灯7、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6CO2+5H2O淀粉+6O2。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含有C、H两种元素B.含有C、H、O三种元素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无法确定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药品B.过滤天然水C.点燃酒精灯D.冷却蒸发皿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都由分子构成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该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少10、镓元素的单质是半导体材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镓的核电荷数是31B.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C.镓属于金属元素D.镓原子中子数是31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注:填序号)A.汞B.活性炭C.碳纤维D.石墨E.铬F.钛合金G.蛋白质H.氦气(1)用作干电池电极_____________;(2)用于制造人造骨_____________;(3)用于制作体温计_____________;(4)用于制作霓虹灯_____________;(5)有机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6)不锈钢的主要元素之一_____________;(7)制糖工业中用于脱色制白糖__________;(8)使飞机轻而坚固,节省燃油的非金属材料_________;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安全与规范至关重要。回答下列问题。(1)用10mL量筒量取8mL蒸馏水,若仰视读数,则量筒内蒸馏水的体积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8mL。(2)加热后熄灭酒精灯,正确操作是用___________。3、在“宏观一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所表示的四种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图④对应的微粒可用符号表示为_______;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4、下图是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部分粒子结构示意图。(1)硫元素属于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2)原子结构示意图B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写出C粒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_。(3)A和B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从原子结构上看是因为________相同。5、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氢原子__________;(2)铜离子___________;(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6、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排放与吸收达平衡,最终实现“零排放”)如图1的目标。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