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编】.doc
上传人:英哲****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编】.doc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8/NUMPAGES总页数8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编】(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量筒做得细而高(如图所示),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A.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2、将两个装有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的透明塑料盒紧密排列在一起,图中为仅在地磁场作用下小磁针静止时的几种可能状态,其中正确的是(黑色一端为小磁针极)()A.B.C.D.3、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雪飘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5、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置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瓶对桌面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PA>PB,FA>FBB.PA<PB,FA=FBC.PA=PB,FA<FBD.PA<PB,FA>FB6、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7、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C.相对于联合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8、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铜钥匙B.橡皮擦C.陶瓷杯D.木筷子9、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10、用放大镜观察一块蔗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蔗糖碾碎后,我们能看到蔗糖分子B.我们看到的是放大的蔗糖,不是它的分子C.蔗糖的水溶液中,没有蔗糖分子D.在放大镜下,我们看到了蔗糖分子11、如图是电冰箱的简化电路图.图中M是电冰箱压缩机内的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S1闭合、S2断开时,照明灯与电动机并联B.S1、S2都闭合时,照明灯与电动机串联C.关上冰箱门时、S1自动断开,使得照明灯熄灭D.冰箱内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时,S1自动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12、北方冬天某一天气温为-40℃,河水上方结一层冰,则水与冰交界处温度()A.4℃B.0℃C.-40℃D.略高于-40℃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B.“禁止鸣笛”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响度D.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14、下列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有关的是()A.电流的磁场B.电磁感应C.发现地理的两极与地磁场的两极并不重合,略有偏差D.电动机原理15、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正方体的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质量,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个正方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A.F甲可能等于F乙B.F甲一定大于F乙C.F甲一定小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将一密封袋装食品从山脚拿到山顶,会看到密封袋内气体膨胀了很多,则与膨胀前相比,该食品袋内气体的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气体的密度_______.2、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