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经典教学设计(集锦25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6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小学数学经典教学设计(集锦25篇).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经典教学设计(集锦2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小学数学经典教学设计(集锦25篇)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2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经典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人教版小学数学经典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篇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3、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较、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较合适。(主要是直尺或米尺)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二、体验探究1、认识米,知道1米有多长。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3、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归纳:100厘米=1米1米=100厘米1m=100cm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三、实践应用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3、出示书中5页练习题。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让学生自己操作既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为后面的测量做好铺垫,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通过动手操作亲自感知,从实践中总结出“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做单位”。对1米多长的绳子的测量以及1米20厘米的书写既是对用米做单位的再次体验,又为后面的练习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以一把米尺为准,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这种徒手做动作既使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的活动,又是让学生再次体验,从而建立1米有多长的空间观念。篇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能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所需的地砖,能根据不同要求灵活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所需的地砖,根据不同要求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1、学生每组准备一个圈尺。2、调查市面上的几种地砖的规格,计下它们的尺寸。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让学生说说装修住房客厅里一般铺什么,怎样知道要用多少块地砖。接着按教材提出任务。2.说明课题,并板书:铺地砖。二、小组活动1.提问:在客厅里铺地砖,首先要做哪些工作让学生相互讨论后在班内交流。说明需要知道客厅的长、宽和地砖的规格。2.学生汇报所调查的地砖的规格。3.出示客厅的长、宽和三种地砖的规格。4.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计算,然后汇报不同规格地砖块数的计算方法和结果,老师可以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按实际情况想到各是怎样拼接的,了解拼接太多就不美观。(2)提出美观要求,让学生讨论好的办法,每组计算后填表,然后在班内交流,得出比较好的办法。(3)提出四周铺15厘米的大理石条,让学生讨论要怎样计算。(4)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使得地板更美观?学生讨论后发言。三、测量、计算1.提出要在教室里铺地砖,必须做哪些工作,怎样计算的问题。2.分小组进行测量、讨论和计划、计算。3.各小组汇报每组的计划,在班内交流、比较。四、活动小结五、课外延伸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为你的房间设计一个合理的铺地砖方案。篇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能测量或画出梯形的高。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经历梯形的认识过程,了解梯形的特征。教学难点:建立厅性的高的概念,画梯形的高。教学准备:配套教材、直尺、三角尺等。教学流程:一、生活导入1、出示例1的图片,你能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找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吗?(重点可让学生上台指一指梯形)2、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梯形吗?3、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梯形。你还记得我们昨天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吗?根据学生回忆板书:(1)探究特点(2)认识高、底(3)多种练习有了这些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你想自己来进行研究活动吗?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你们准备开展哪些活动来完成(1)和(2)。老师的友情提醒:研究梯形时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