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特教中心的老师(五篇).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特教中心的老师(五篇).docx

2024年特教中心的老师(五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特教中心的老师(五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特教中心的老师篇一走进校园,孩子们会用手语向你问好,或含糊不清的叫你一声叔叔、阿姨好,哥哥、姐姐好,此时你会觉得孩子们真的非常快乐。可谁能想到,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虽然有耳,却听不到虫鸣鸟叫;虽然有眼,却看不见蓝天白云;虽然有口却不能张口说话;虽然有脑,却分不清人是物非。然而这里,优雅的校园让人心情舒畅,进取的校风让学生奋发昂扬,多彩的文化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她,就是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一、学校文化基准: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原名万州区聋哑学校,创建于1991年9月,在2005年8月正式更名为“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经过二十一年努力,该校已经发展成为集盲、聋哑、培智教育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基地。现有教学班19个,在校学生288人,在编在岗教职工43人。近年来,该校以“大爱”为办学灵魂,树立了“以爱为源、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补偿缺陷,开发潜能,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为目标,先后建设成为“远程模式三项目学校”和“万州区校本培训基地学校”,先后被授予“重庆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先进教研组”、“重庆市平安校园”、“万州区健康校园、人文校园”、“万州区先进工会组织”、“万州区安全稳定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学校在工作中,以人为本,营造“阳光、活泼、向上”的校风,“倾听、对话、发展”的教风,“快乐、进步、感恩”的学风。通过“三风”建设创建文化和谐校园,努力形成浓郁的办学特色氛围。在这样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创特色,树品牌,坚持文化立校、文化塑魂,提升学校“软实力”。二、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供教书育人的载体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在校园建设中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让校园文化体现到校容校貌上,深入到课堂、学科和教育活动中,极力让每一处建筑都成为教育的阵地,释放出文化的能量,让有形的校园成为一笔无形的资产和一本鲜活的教科书。走进万州特教,镌刻着万州区著名书法家卫之祥老人倾心书写的“大爱无疆”文化石赫然矗立在校门。面对红色综合大楼“爱是阳光、爱是雨露”的文化主题墙,抬首是蓝天、白云、树苗、白鸽飞翔以及三名同学构成的塑钢雕塑,下方“大爱”之泉水自假山塑石间流淌,构成了构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图画,象征了校园的文明与和谐。学校师生手绘院墙,点缀着小草献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掩映下的乒乓球台,别致的盆栽,草坪前的木凳,无不流露着校园内的另一种宽松与和谐,无不彰显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之美。放眼是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楼道中有富有亲和力的标语,墙壁上是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学校校园文化高雅,育人环境优美。学生公寓整洁幽雅,在孩子们的巧手装扮下,洋溢着家的温馨,充满了浓浓暖暖。从新建综合大楼到教学走廊,从教师办公室文化布置到各种展览和宣传橱窗,从文化墙壁到教室内文化景点,都是为校园文化增色添彩。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个建筑的设计都成了教育的阵地,激励每一位学生不断好学、创新、创造、奋进。整个校园文化都渗透着“爱”的思想,“爱”的设计点散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在这时时散发着文化气息,处处透射出育人功能的优美环境里,残障儿童的心智得到开解,情操得到陶冶,真可谓“润物细无声”。三、校园文化优化学校管理,建设高素质队伍1.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健全教书育人机制。学校人本文化的塑造已经成为优化学校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文明学生的一个举措,对于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生管理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校长责任制、民主管理制、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制定了一些人文性的制度,对教师实行较开放的弹性管理,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并从长远的角度对他们实行人文关怀,为教师营造工作的幸福感和愉悦感,让他们感到从事特教事业的光荣和快乐。同时,学校与学生家长、班主任、门卫、生活辅导教师层层签订责任状、协议书,分时段、划场地、全方位的管理学生。还建立了学生、家长、来宾出入登记制度,完善安全网络。为了实行民主管理,学校坚持校务公开和教职工大会制度,广开言路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形成了认识人、理解人、关心人、塑造人、激励人、提高人的文化氛围,增强了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学校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2.强化师德建设。学校把“大爱”作为教师发展的灵魂工程来抓,坚持每周政治学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特殊教育教师誓词宣誓活动,多次学习关于有偿家教和违规补课的相关文件,全体教职工郑重承诺,无有偿家教和违规补课行为。明确工作目标,增强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