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很有必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那么优秀的应急预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为全面贯彻落实省环保局应急工作措施要求,确保在本辖区内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有序行动,高效处置,降低危害,实现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目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环保局有关指示要求,制定黄山区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基本任务(一)负责对本辖区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污染源或危险废物的鉴别鉴定,进一步核实污染物的性质。(二)判定环境污染危害范围,提出区域隔离、人员撤离及其他防护建议。(三)参与对污染区域、水域、建筑物表面等消除去污及对染有生物粘剂、化学毒剂的物品和其它危险废物的善后处理与处置。(四)完成市环保局应急预案赋予的其他任务。二、应急启动(一)接到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事件通知时,立即通知应急人员,指定集结地点,明确集结时限(20分钟以内),明确相关要求,展开应急准备工作。(二)视具体情况报告有关领导,通知相关部门。三、应急准备(一)应急任务受领应急任务内容:1、事件的基本情况;2、本单位的基本任务;3、可能得到的`支援及协同规定;4、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和通知相关部门。(二)应急措施在分析判断情况的基础上,应结合预案、应急任务和实际情况,定下执行应急任务的行动计划。应急器材、设备、任务、处置方法及应急人员防护等措施。四、应急处理与处置(一)协同监测应急小组采取应急监测,接收应急监测有关数据;(二)对污染源进行定性的鉴别鉴定,准确判定污染源的种类、性质、规模;(三)向上级部门报告鉴别鉴定结果,并提出处置建议。(四)根据污染源的种类和性质以及应急监测数据,对污染或危害范围作出概略判定,及时提出人员撤离及防护建议。(五)根据污染源种类、性质、污染范围,组织实施消除相应污染。(六)认定污染类别,选择处理方法,对污染危害进行最终彻底处置。(七)及时上报各类污染信息,发生较、特大突发事故是地,及时请求社会救助。五、应急终止及应急保障(一)组织人员返回,维护、保养应急设备。(二)指导有关部门及事故单位查出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三)进行应急工作总结,编制应急总结报告,上报应急工作情况;(四)做好器材、车辆、通信设备、医疗及生活的应急保障。六、应急组织机构(一)设定应急投诉报告电话:8532643(二)应急领导小组成立黄山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导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环保局组长担任,小组办公室由环保局副局长及各科主要负责人组成,小组成员为环保局及科、站这到所有成员。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为保障20xx年兴大中学业考试信息技术考查顺利进行,做好考试期间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特制定信息技术考试应急预案。1、考场停电考试期间考场内如出现停电事故,考场网络管理员和监考员应在第一时间向考点主考报告,立即安排电工查明原因,如短时间能解决则重新启动考试用机进行续考(不影响考生答题);否则,及时与当地电力部门联系解决,同时电话报县考区办公室,并做好详细记录。考区办公室经研究同意后,安排其他时间重考。2、系统故障考试期间考场内计算机如出现系统故障,网络管理员先参照信息技术考试考务册相应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可启用备用机),如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立即向考点主考报告,同时电话县考区办公室,请求技术支援。3、出现大面积作弊行为除了宣布相关成绩作废外,还要求相关考区及时处理相关责任人,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安排其它时间进行重考。4、安全事故若发生突发安全事件,在场教师要立即进行应急处理,在第一时间向考点主考和学校校长报告,逐级上报教育领导机构,若有需要,立即拨打110、119、120等特服电话。(1)火灾安全网络管理员应迅速切断电源,监考教师应立即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及时将学生带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地段,并立即拨打119、120请求援助;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考点主考,并电话县考区办公室。(2)校园、考场安全如发现有安全隐患,立即汇报、整改,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校园安全。考试信号发出后,做好考场封闭工作,发现不良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及时报警110、120请求援助。并将事故信息报告考点主考。(3)饮食安全做好师生的饮食卫生工作,若出现食物中毒事件,立即报警110、120请求援助,并向考点主考汇报。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为确保清明节期间各界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文明、和谐、有序,有效地预防、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恶性事故的发生,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