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都跟协议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签订协议可以使双方受到法律的保护。那么相关的协议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1甲方:乙方:工程由邹培施工队承包建设,为了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同意,签订合同条款如下:一、工程地点:。二、工程名称:。三、工程量:篮球场一个,舞台一个及周边围墙建设,塘边挡土工程,村址一座(地面60㎡,两层,共120㎡)。四、工程要求:一切工程质量按照图纸预算进行施工,若在施工中有工程量增加时,则按实际工程量增加工程款。如有工程质量需要返工,一切费用由乙方负责。甲方要求春节前先完成篮球场地面,村址主体一座,余下则按工期完成。五、工程造价:该工程款40万元。六、工程期限:本工程总工期为90晴天,20xx年12月26日开工。七、工程款支付方法:乙方进场开工5天内甲方支付工程款25万元,完工验收合格后甲方在20xx年12月30日前支付余下工程款,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付工程款给乙方。如乙方收到款后不开工,甲方有权收回25万元,如有村民土地纠纷,乙方有权停工,停工造成损失甲方按每天工价赔偿。八、工程施工管理:1、承包方应根据工程实际,科学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按时保质完成。2、承包方必须严格按照双方审定的施工图纸及国家现行相关施工规范施工。3、建设单位必须在施工单位进场前规划好安装用地。4、建设单位在工程验收合格后必须按时支付工程款给承包方。九、以上合同由甲乙双方代表签名生效。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工程完工款项付清后本合同自然失效。甲方签名盖章:乙方签名: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2甲方:XX实验小学乙方:XX关桥社区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和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精神,加强和改进“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双方协商,特签订如下共建协议:第一条:甲乙双方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密切配合,互帮互助互动,遵循自愿平等、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原则开展共建活动,共同提升城乡文明创建水平,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化的和谐格局。第二条:在经济发展共促、思想道德共教、文体活动共办、优美环境共创和文明新风共抓的基础上,甲方重点开展以下活动:⒈三月份:赠送一百册以上农村实用性图书;⒉五月份:安排体育、音乐和美术教师进入社区,指导开展合唱、篮球、书法等活动,帮助社区居民提高艺术修养,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锻炼强健体魄;⒊七月份:帮助社区开展暑期免费特长培训活动,以校内优秀师资协助社区开展暑期学生作文培训、艺术特长培养、篮球训练等多项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⒋十二月份:资助一批贫困学子和农户。同时,甲方根据自身优势和乙方实际,给予乙方力所能及的支持。第三条:乙方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⒈积极帮助甲方开展调研工作;⒉在甲方业务或作风建设方面,收集群众反映,供甲方借鉴吸收;⒊甲方需要场地、人力支援的,乙方给予积极支持。第四条: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甲乙双方成立主要负责同志参与的.共建结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负责人,负责日常联系和信息交流工作。半年召开一次共建座谈会,共同研讨提高创建水平的途径和手段,增进交流,提高共建水平。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五有”:即有一份共建协议,有一项共建计划,有一套共建制度,有一批共建项目,有一笔保障经费。第五条:本协议有效期为一年,一年后再行续签。第六条:本协议一式两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共建双方各存一份。甲方代表:乙方代表:(单位公章)(单位公章)年月日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3甲方:______市实验学校乙方:________中心小学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颁发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东教发20____年46号文件)精神,东营市实验学校、东营区牛庄镇中心小学、广饶县花官镇中心小学三所学校结成城乡结对共建学校。为提高结对共建工作的实效,促进学校间均衡、和谐发展,本着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协力攻关、共同提高的双赢原则,经三方平等协商,就三方学校共建工作特订立以下协议: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引领,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化课堂教学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途径,以提高办学水平、建设优质学校为目的,开展校际共建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二、共建思路1.明确共建工作重点。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座谈了解、视导调研等形式,就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活动、课堂教学等现状进行深入交流,针对共建三方学校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提高工作实效。2.确定共建工作形式。立足常态和常规教学工作,开展行之有效的优势互补交流活动,使共建工作常态化。既符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