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是雁****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哈32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考试语文试题(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上第一二单元适用班级:高二学年)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6分)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安:平安B.小人喻于利喻:明白,知晓C.在明明德明:彰明D.无辞让之心辞让:推让,谦让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任重而道远惑而不从师B.质胜文则野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曾不能毁山之一毛D.欲修其身者其皆出于此乎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A.义,人之正路也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C.五谷者,种之美者也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2分)()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C.知止而后有定D.不足以事父母5.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文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B.《礼记》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二、名句默写题(共6分,每空1分)6.(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2)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其于人的重要性。(3)《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身修而后家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内阅读阅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完成第7~10题。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B.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C.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D.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8.下列对文中加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B.孺子:儿童、幼儿。宋代苏轼《教战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C.乡党:这里指同乡的人。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D.四海: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古代圣贤之君正因为具有同情心,所以才会行仁政。而一旦施行仁政,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治理好。B.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为“四心”。而这“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C.这一章是孟子“性善论”的精髓。孟子认为,人不会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而把他推下井去,由此可见人都具有恻隐之心,人性本是善良的。D.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不忍人之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恻隐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10.把文中画横线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