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做法和体会总结)今天,非常荣幸跟大家一起交流班主任工作,我工作时间不长,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自己的一些工作方法而已。在教育界流行一句话“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这两位专家型研究型教师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也看了不少他们的一些视频资料和著作。工作之后,也有幸听了几场教育专家的报告会,受益匪浅。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凡是这些教育大家几乎都给人一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坦率真诚、质朴无华的感受。与他们接触,让我们感觉其实自己离专家型教师很近很近,对于很多问题,我们和他们都有共同的看法和理解,似乎我们的教育水平已经很高了,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为专家型和研究型教师呢?每个专家型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他们虽然用着不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但他们都只是在不同角度反复诉说着同一个道理,专家型教师和教书匠差的不是智商、学历,而是一颗热爱教育、持之以恒的赤子之心。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说过,班级像一座长长的桥,通过它人们跨向理想的彼岸,而班主任就是摆渡人,是学生过桥的引路人。从2016年来到一高至今,我有幸做了三年的引路人。在这短短的三年班主任工作经历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原来把平凡琐碎的事情做好,学生喜欢了,家长满意了,也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下面,我把自己这几年做班主任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一、跟班守班,身体力行现在90后、00后的孩子,家庭条件普遍好了,吃不了苦,静不下心。自觉性差,不守不行。特别是在带普通班感受很深,他们的成绩大都是在二本上下的,要想考上好学校,上一本院校,你就得守。你守在那里,他就不敢说废话了,他就不敢看小说了,他不敢打盹儿跑神儿了。我每天早上五点半左右来到教室,一般都是放学查寝后才回家。自习课期间我很少走,留在办公室,改改作业,备备课,没事儿多往教室转两圈。快放学了都饿了,学习效率本来就低,学生看到班主任还没走,还在陪着他们,听课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一些,学习的效率就会高一些。在班主任的约束中,这些学生才能去掉浮躁,沉下心来,慢慢改掉不良习气,慢慢将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坐班的时候,我坐在讲台上或备课或批改作业,学生就在下面做作业。老师在用功,学生也在用功。在家,家长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学校,老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看到教室卫生没搞好,我就拿起扫把扫。一、教室干净了,上课也舒服。二、学生坐在那里,看到老师弯腰扫地,他心里肯定会内疚,要么,他知道老师爱他,他好好学习;要么,他下次就扫的干干净净的,老师进去心情舒畅,学生在里面学习空气清新,教室就是一个温馨的家。二、健全班级组织,发挥班委作用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光靠班主任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抓好班委建设,也就是要选出几名能够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办事认真,有奉献精神的同学组成班委,领导班集体工作。他们既是我的得力助手,也是沟通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因此,每接一个班,我都把物色、选拔班干部当作班级管理的头等大事来做。实际工作中,他们都很称职,对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三、关心爱护学生班主任爱学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爱还是要有策略。第一年刚工作的时候,我想严就是爱。那是,自高自大,完全是完美主义者,容不得学生犯错,还认为自己是为他好。有时候还不自觉的小题大做,把一个小错误上升到一个大高度,完全凌驾于学生之上。后来在前辈的指导下,才慢慢懂得了宽容。因为再差的孩子,在爹妈的眼里都是宝贝。班主任不是拿着道德的标尺去衡量学生,去谴责学生,而是怎样用爱,让每一个孩子都更加优秀。所以,我就开始改变方式,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天冷了,提醒坐在门口的学生注意保暖,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提醒学生适时添加衣物。考试过后,尽可能多的和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性格等等,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成绩进步的多表扬,成绩退步的多鼓励,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及时改正。生活小错多包容,头疼脑热多关心。四、重视差生的转化工作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一个学生若是成绩差,他在教室里就没有自信,就抬不起头。再大的孩子,他终究还是一个孩子,他都希望老师关注他,表扬他。学习好的,能通过成绩得到表扬,那差的怎么办?特别是高中生,如果你表扬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品德高尚,他一眼就看出来你是哄他,他不领情,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就有点难。一些成绩差的男生爱打篮球,这也恰恰是我的业余爱好,体育课时间我就跟他们一块打。很多学生打篮球的时候,都藏着躲着班主任,怕被发现了,怕被认为是不爱学习浪费时间的坏学生。而我跟他们一起打球,他们反而会积极的表现自己,当有人投篮命中时,我就高喊好球。当有人盖了我的帽时,我就高喊好帽。这种赞扬能使他们获得自信。我用打球来教育他们:要有拼搏精神,要有吃苦精神,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