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茶产销现状与发展前景_XXXX-06-22.ppt
上传人:An****9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红茶产销现状与发展前景_XXXX-06-22.ppt

中国红茶产销现状与发展前景_XXXX-06-22.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红茶产销现状与发展前景一、世界红茶生产回顾二、中国红茶产销现状三、中国红茶发展前景分析一、世界红茶生产回顾16世纪初期,中国生产出世界第一个红茶产品——正山小种红茶。1610年小种红茶首次出口荷兰,由此掀开了世界红茶生产和贸易的序幕。18世纪,在小种红茶生产技术基础上创制出加工工艺更为精细的工夫红茶。随着我国工夫红茶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红茶价格的日趋低廉,中国红茶及饮茶文化不断向世界传播,一是红茶消费区域不断扩大;二是红茶消费人群由皇室逐渐走向民众。红茶消费量的增长拉动世界红茶生产的蓬勃发展。在19世纪80年代前,中国红茶一直在世界红茶生产和贸易处于垄断地位。1886年,茶叶出口量急剧增加13.41万吨,约占世界茶叶出口总量的82%,其中红茶出口10万吨。19世纪90年代,由于茶叶贸易的巨额利润,使得荷兰、英国等国家不满中国的垄断地位,开始在其殖民地印度、锡兰(斯里兰卡)等地引种中国茶树并生产红茶,由此拉开了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土耳其等世界其他红茶生产国兴起的序幕。印度种茶始于1780年。1780年至1839年,多次从中国引进茶籽和熟练技工、派人到中国学习种茶和制茶技术。1839年生产出第一批红茶。1886年,印度茶园面积已有12万公顷,年产量3.74万吨,年出口量3.56万吨。1900年,印度出口的茶叶量已经超过了中国出口的茶叶量。20世纪20年代,印度研制出红碎茶。红碎茶逐渐取代工夫红茶,成为红茶的主体。斯里兰卡于18世纪末叶开始引种。1866年,成功生产出红茶,颇受市场欢迎。1875年起,正值咖啡园相继破产,纷纷改植茶树,于是茶业兴起。1895年,斯里兰卡全国茶园面积12.3万公顷。肯尼亚于1903年首次从印度引种茶树获得成功。20世纪20年代,肯尼亚开始规模化种植茶树,全部加工红碎茶。1929年,茶园面积2263.5公顷,红茶年产量69.4吨,年出口量3.6吨。印度尼西亚种茶始于1684年,于1872年试制红茶成功,至1939年,年产量已达8.33万吨。越南最早从云南引种,1900年以前逐渐衰落,1900年后,由于新茶园开辟,越南茶叶开始复兴。土耳其于1888年从日本引种,于1924年试种成功。20世纪初期,红碎茶逐渐取代工夫红茶,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主力军。20世纪50年代,红碎茶的产量占到红茶总产量的80%以上。纵观整个20世纪,红碎茶的出现是世界红茶生产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20世纪,红茶生产区域不断扩大,从亚洲扩大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全球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茶树,其中亚洲21个国家、非洲21个国家、美洲12个国家、大洋洲3个国家。3.2近20年世界红茶产量稳步增长3.3近20年红茶产量比重逐渐下降3.4近10年红茶贸易比重逐渐下降3.520世纪世界红茶产品结构变化二、中国红茶产销现状1、建国60年来红茶生产情况2、建国60年来红茶出口情况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红茶生产经历了发展、萎缩、恢复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89年)是我国红茶产销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我国红茶生产快速发展,红茶产量快速增长。1989年,红茶产量达到13.13万吨,比1950年增长15.1倍;1988年红茶出口量10.34万吨,比1950年增长39倍。万吨第二阶段(1990-2007年)是我国红茶产销的萎缩阶段。该阶段,我国红茶产量、红茶出口总量、产量比重和出口量比重均大幅减少,年均减产2.68万吨,年均减产幅度1.30%。第三阶段(2007年以后)是我国红茶产销的恢复阶段。现阶段我国红茶产销出现恢复迹象,2007-2009年,我国红茶产量年均增加0.63万吨,年均增长幅度8.7%;红茶出口量年均增长0.31万吨,年均增长幅度0.87%。4、我国红茶产业发展的启示4、我国红茶产业发展的启示三、中国红茶发展前景分析“十二五”时期,我国茶产业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2015年,我国茶产业发展规模预计为178.5万吨,其中国内消费量为143.5万吨,出口35万吨。2、中国红茶产业优势、劣势分析2、中国红茶产业优势、劣势分析3、中国红茶产业发展定位3、中国红茶产业发展定位今后10年,我国红茶产销将呈现增长的趋势。我国红茶生产需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国际市场,红茶贸易仍将保持低速增长;国内市场,红茶消费量将出现较快增长。因此,国内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显著。从全国生态条件而言,我国部分地区如云南省、广西、广东、海南等地有发展红茶的自然条件,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从红茶品种分析,我国红碎茶质量处于劣势,但工夫红茶和特色红茶,例如,祁红、闽红、宁红、宜红均是享有盛誉的优质红茶,将会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四、中国红茶发展对策随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