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邻家****曼玉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9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在先秦的地名来历中,因方国、部族对口有地名的沿袭而出现过“异地同名”的现象。如西周懿王曾一度都于犬丘(今甘肃天水境内),后来的卫国和宋国均有地名犬丘。秦先祖非子居地远在陇西,却也把其居住地命名为火丘。这些史实表明,探寻“异地同名”现象有助于了解A.自然环境的演变B.朝代更迭的状况C.疆土扩展的情形D.移民迁徙的过程【答案】D【解析】【详解】据“方国、部族对口有地名沿袭”可知,根据“异地同名”能够探寻方国、部族的迁移和沿袭,故D项符合题意;地名的变化并不一定能够了解自然环境演变、朝代更迭和疆土的扩展,排除ABC项。故选D。2.韦伯在《儒教和道教》一书中谈到古代中国社会具有中央集权的权利高度集中与地方政治控制的脆弱涣散两重性。而权威对社会的渗透能力很难得到完整兑现,中央权利只能控制到县一级。作者认为,地方政治控制“脆弱涣散”的主要原因是A.官僚体制的腐败B.农民起义对皇权的反抗C.皇帝对地方长官的猜忌D.中央权威对社会渗透能力有限【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央权利只能控制到县一级”说明古代社会对地方的控制涣散在于政府未能建立基层的有效控制,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从官僚体制的腐败、农民起义和皇帝的猜忌等角度分析问题,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完善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受西周分封体制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战国时期,与秦国墓葬独尊君王不同,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表明东方六国仍受西周分封体制影响,D项正确;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是瓦解分封制等旧的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因,A项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的是贵族特权和分权体制,并非君主集权,B项错误;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完善集权统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4.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知杭州。刚上任不久,杭州大旱,随即“湿疫”疫情四起。他带头并号召富豪捐款修建名为“安乐坊”的医院,“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续资治通鉴长编》),可见A.宋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B.宋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C.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D.宋朝开始中药治疗疫疾【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苏轼任杭州知府时杭州发生的“湿疫”疫情,他组织富豪捐款修建医院抗击疫情,说明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故C正确;材料只是体现1089年这一年的疫情和自然灾害,故A说法错误;B与材料无关;早在东汉张仲景就用中药治疗疫疾,D说法错误。5.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远播却屡试不中,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并写下“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诗句。这反映了唐代科举A.忽视对文化内容的考察B.受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影响C.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D.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科举制度虽然形成在李唐,但在草创时期不可避免地保留了部分魏晋以来的荐举制度的弊病,因此B选项正确。A、C选项不符合科举制的特征,排除;D选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故选B。6.明初废除丞相后,一切中央大权集中到皇帝,但是保留了前代“廷推”、“廷议”的传统。重要官员由六部长官等中央官员及巡抚、总督等开会公开推举,各部不能决定的大事,由中央各部长官“廷议”公决。这说明A.明朝政治制度相比前代大大退步B.官制调整使得中央决策更加完善C.废除丞相并未导致皇权完全独裁D.中国古代有集体决策的民主传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但是保留了前代‘廷推’、‘廷议’的传统”“中央官员及巡抚、总督等开会公开推举,各部不能决定的大事”等信息可知,虽然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但保留了“廷推”、“廷议”等传统,决定部分国家大事,说明废除丞相并未导致皇权完全独裁,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对明朝政治与前代相比,无法得出明朝政治制度相比前代大大退步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除宰相加强了皇权,而不是中央决策更加完善,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废除丞相后保留了“廷推”、“廷议”等传统,并未导致皇权完全独裁,没有强调中国古代有集体决策的民主传统,故D选项错误。7.据清皇家族谱《玉牒》记载,在1612~1912年300年间,满蒙联姻共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