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端午节的遐想.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遐想.docx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遐想.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遐想小学作文:端午节的遐想2018-10-2508:18:53小编:admin小时候对端午节的理解,仅仅停留于香喷喷的粽子。而本地的人们,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尤其是我母亲,既不懂得端午节的内涵,也不记起在门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从未忘记用一双巧手为一家人包上几个肉粽和凉粽。在母亲的潜意识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撑起一片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天空。我们稚嫩的心,年年都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团聚的温馨而陶醉。渐渐长大,我才知道,端午节其实是为了纪念二千多年前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于湖北秭归,他自小就树立了济世救民的远大理想。当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后,决心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于是,他乘一叶扁舟,踏着西陵峡的滚滚波涛,走进了自己立志为国的那座圣洁殿堂。然而君主昏聩,佞臣当道,他实在回天乏力。虽然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虽然他也决心“吾将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样的环境下,他难以力挽狂澜。面对现实,他只能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他只能将他的满腔忧愤诉诸笔端,为后人留下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后,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吧。但他爱国忧民的胸怀情操,却随着端午的习俗千古传承。他坚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着楚江的惊涛骇浪,也照耀着中华大地,成为后世典范。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对自己说,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惬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假若他能来到天等,眼见天等政通人和,处处和谐,他一定会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为天等的发展出谋划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济济,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健康稳定,他也下决心不再从政,那么我们不妨尊重他的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风景秀丽的龙角小天池边筑屋而栖,于端午朗日,面对一池碧波,尽抒诗兴。也或者,他来到巍巍四城岭中结棚而居,于端午佳节,手提一壶美酒,穿过幽静的八角林,来到山脚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酱蘸着品尝母亲亲手精做的肉粽,不时与我举杯畅饮,那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呀!然而,很快的,我发现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远也回不了繁华的今世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屈原悲剧再次上演,同时好好过端午佳节,静静怀念屈大夫,细细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端午节的遐想作文二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到了,天空中笼罩着阴云,风轻轻地吹,柳丝低垂,雨滴在簌簌地飘落。“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尽享端午美食的同时,总让人不免被那些历史的、传统的故事所震撼,每到这个时候,我的心灵都受到洗礼和启迪,思绪也在随着这个节日的氛围起伏跌宕,穿越着时空,演变着世事的沧桑……“叮咚”的响声,是窗外的雨声,还是两千年前的战鼓声?声音中,我仿佛看到了两千年前烟尘弥漫的战场,战车滚滚,马嘶人喊,旌旗之下马翻人仰,壮士血流成河,到处哀鸿遍野。曾是一个炎黄的子孙,流淌着一个血脉的黄河,霸主的欲望,贵族的权益,诸侯的割据,演绎着弱肉强食,普天之下不容二主的永恒的主题。在一片争城夺池,杀伐不断的呐喊声中,一位楚国的青年,为国之忧、为君之忧、为民之忧,立志报国为民,担起了护国护民的重任,他就是屈原。怎奈君王昏庸,小人奸佞,竟被驱逐流放。历史没有成就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却成就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随着楚国的局势越来越坏,每个坏消息的传来,都令屈原坐立不安,忧国忧民之心在心中燃烧,忧愤中屈原以无比压抑的激情书写了一部伟大诗篇离骚。不仅开辟了广阔的文学领域,奠定了楚辞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了我国诗赋永远的典范。每当咏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伟大诗句之时,诗人那种追求真理,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无不给人以激励。特别是那句广为传诵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不知励志了多少代、多少仁人志士。吟咏着苏轼的“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汨罗江畔,诗人带着满腔报国无门的志愿,奋力向江中一跳的壮举,为他的人生画完了一个完美的符号。也看到了百姓对他的爱戴,怕他入鱼腹,投粽子相救的场面。更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人们相信屈原没有死,为了纪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插艾蒿,喝雄黄酒,预防奸邪的侵害,以及“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的赛龙舟场面,意寓划着龙船,到处寻找诗人的意思。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蒿,赛龙舟,现在已经成为了传统的端午文化,并且这些传统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