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南高考报考政策河南高考报考政策2023河南高考户籍在河南省,但在外省就读、学籍在外省的应届毕业生,如在河南省报考,须在户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直属报名点报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南高考报考政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河南高考报考政策一、2023年河南异地高考新政策方案河南异地高考报名要求有哪些1、河南高考户籍在河南省,但在外省就读、学籍在外省的应届毕业生,如在河南省报考,须在户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直属报名点报名。2023河南异地高考报名手续:高考考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就读学校所在地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学籍证明和档案资料等。2、符合《河南省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12〕180号)规定条件,在河南省就业的外省户籍人员的子女参加高考报名的,父母一方须有合法职业和稳定住所,高考考生须是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并具有当地学校正式学籍,随学籍所在学校参加报名。高考考生不得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参加高考报名。2023河南异地高考报名手续:高考考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簿,以及父母双方身份证、户口簿、父母一方在报名所在地的居住证。此类高考考生还须按要求在网上进行“资格条件申报”。3、在河南省就读的台湾省籍高考考生,随学籍所在学校报名。2023河南异地高考报名手续:高考考生须提供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出具的证明、高考考生本人的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和相应的户口簿。4、在河南定居并具备报名资格的外国人,在定居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直属报名点报名。2023河南异地高考报名手续:高考考生须提供河南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5、在河南省实际就读,取得高校少年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数学英才班、数学领军计划(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招生等报考资格的非高三毕业生,凭高校核发的准考手续,在中学学籍地报名,只能报考给予资格的高校。河南异地高考报名政策河南省异地高考方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简称《意见》)正式公布。从起,凡父母一方在豫具有合法稳定工作和住所,无社保年限门槛,随迁子女具有当地正式学籍即可报考。据了解,自起,凡在河南省就业的非就业地户籍人员子女,父母一方有合法职业和稳定住所(含租赁)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在学籍所在地参加升学考试,并与当地户籍高考考生享受同等待遇:初中应届毕业生参加中考,须具有流入地正式学籍;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须具有当地学校正式学籍。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出台的《意见》在政策实施对象设置上统筹考虑各类群体需求,最大程度地扩大了政策受惠面,将省外到河南省就业人员和省内转移就业人员统一纳入政策实施范围。此外,河南省将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也作为政策实施对象,有利于拓宽中职毕业生升学渠道,有助于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多的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该《意见》有利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免除进城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引导更多人口进入城镇就业、就学,对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高考报名要求1、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2、下列人员不得报名:(1)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考)的应届毕业生;(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注意:户籍、学籍等信息是高考报名时必须核验的重要信息,请考生提前核实,确保准确。同时,报名时须采集考生正式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如身份证遗失或即将超过有效期限的,应尽快办理新的身份证。二、河南新高考政策主要有什么内容2022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5年整体实施,不再分文理科,改为采用“3+1+2”模式。根据《河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规定河南省新高考模式下不再分文理科,开始实行“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