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及获奖项目全.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0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XX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及获奖项目全.docx

XX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及获奖项目全.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50页第PAGE\*MERGEFORMAT50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50页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科技部门户网站www.most.gov.cn2013年01月17日来源:科技部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授予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77项,其中:一等奖3项(通用项目2项,专用项目1项),二等奖74项(通用项目61项,专用项目1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12项,其中:特等奖3项(通用项目2项,专用项目1项),一等奖22项(通用项目13项,专用项目6项,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87项(通用项目144项,专用项目43项);授予5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郑哲敏院士郑哲敏,男,1924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195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历任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现任所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院士是国际著名力学家,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郑哲敏院士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他长期主持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倡导建立了多个新的力学分支学科,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在地下核爆炸效应的研究中,郑哲敏院士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该模型将爆炸及冲击荷载作用下介质的流体、固体特性及运动规律用统一的方程表述,堪称爆炸力学的学科标志,可准确预测地下核试验压力衰减规律,为我国首次地下核爆当量预报做出了贡献。在穿破甲研究方面,郑哲敏院士带领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射流开坑、准定常侵彻、靶板强度作用的相关理论;得到了穿甲相似律和比国际流行的Tate公式更为有效的穿甲模型;建立了破甲弹高速流拉断的理论;建立了金属装甲破甲机理模型和破甲相似律,获得了比国际公认的Eichelberger公式更符合实际的侵彻公式。这些工作为我国相关武器的设计与效应评估提供了坚实的力学基础。基于流体弹塑性理论,郑哲敏院士还开辟了爆炸加工、瓦斯突出、爆炸处理水下软基等关键技术领域,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难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材料力学的研究中,他提出的硬度表征标度理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并以他与合作者的姓氏命名为C-C方法。作为中国力学界在国际上的代表,他积极参加和组织有关方面的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合作,显著提高了中国力学在国际上的地位。郑哲敏院士心系祖国,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呕心沥血,严谨创新,团结奋进,平易近人,培养了大批力学领域的杰出人才。他现在仍致力于自己喜爱的科研工作,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力学学科和国家相关重大工程技术的发展。--------------------------------------------------------------------------------王小谟院士王小谟,男,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曾任电子工业部38所所长、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院士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多年来,王小谟院士致力于雷达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20世纪60年代,他瞄准国际雷达技术前沿领域,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开展低空雷达技术攻关,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雷达,并在国际雷达装备同台竞技中为国产雷达赢得了世界声誉。预警机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装备。1990年海湾战争后,国家决定通过对外合作解决预警机装备急需。王小谟院士担任中方总设计师,主持系统总体设计,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基于二维有源相控阵体制的三面阵背负罩新型预警机工程方案。同时,带领和组织国内研发团队同步开展研制工作,掌握预警机设计方法和主要关键技术,锻炼和培养技术队伍,为我国自行研制预警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