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之美,一半在文字,一半在朗诵.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之美,一半在文字,一半在朗诵.pdf

诗之美,一半在文字,一半在朗诵.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之美,一半在文字,一半在朗诵作者:李惠茹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55期【摘要】诗之美,一半在文字,一半在朗诵。文字之美靠诗人创作,朗诵之美靠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小学语文诗歌朗诵教学,不仅仅是朗读的问题,还是一个有声艺术的创造活动,因为朗诵能激活诗歌生命意义的声音密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综合能力及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操。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朗诵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摸索,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力求突破这一“瓶颈”。【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朗诵教学;存在问题;策略一、小学语文诗歌朗诵教学的重要性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数量大大增加,课外必背古诗词也达75首。可见,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它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因此,诗歌比其它的文体更深奥、更精美,也更纯粹。诗歌以其特有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以及美妙的艺术构思,让人们着迷和眷恋。这样的美感,须得通过朗诵方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朗诵是整体感知诗歌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与朗读不同——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生规范的有声语言的活动;朗诵则是一门独特的有声艺术,是用丰富的情感、抑扬顿挫的声音,具有艺术表演性地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通过朗诵,诗歌的平上去入、回环曲折、含蓄婉约、豪放肆意才能得以鲜明体现。朗诵中的一次停顿,一个重音,就仿佛将诗人的一声叹息,一声感慨展现给听众。朗诵者的感悟亦与诗人的情感与胸怀融合为一体,从而达到独抒性灵的效果。诗歌朗诵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有许多方面的好处。一是利于他们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更好地学习诗歌;二是以诗歌朗诵这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能有效训练学生讲好普通话;第三,诗歌朗诵教学能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发展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第四,诗歌朗诵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抒发性情,培养审美情操。由此可见,诗歌朗诵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二、小学语文诗歌朗诵教学存在的问题(一)诗歌朗诵教学不受重视相较于语文各大教学版块,如,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诗歌朗诵教学并不为小学语文教师看重,甚至是被完全忽视。而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角度去看待。从客觀的角度来看,在一线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重,课时紧张,大部分的语文教师都会兼任班主任,事务比较繁重,因此没有什么精力教学诗歌朗诵。同时,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完成诗歌背诵的任务,工作重心主要落在“背”,而不是“诵”;从主观的角度来看,许多教师认为诗歌朗诵教学并不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诗歌朗诵教学的时间极少,举办有关诗歌朗诵的活动更是鲜见。曾经的英语教学因为不重视口语训练被称作“哑巴英语”,如今诗歌朗诵的存在似乎可有可无,不日也将沦为“哑巴朗诵”了。(二)诗歌朗诵教学的缺失诗歌朗诵教学1.缺乏教师示范和引导一些教师在教学诗歌时,经常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歌”,这种笼统的问题能否引导学生真正做到“感情朗诵”?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诗歌朗诵教学的效果,是否能达到较理想的水平?对于少部分悟性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或许可以达到,但对于其他大部分学生来说,更多的情况下是收效甚微的。从这种现象来看,究其根本,教师只是将诗歌朗诵作为一种简单的手段穿插到诗歌教学中,却没有真正将其视为教学的一部分,而学生不懂得如何朗诵诗歌,又如何通过这种手段学好诗歌?而缺乏教师身体力行的示范和丝丝入扣的引导,诗歌朗诵教学就变得流于形式,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诗歌朗诵教学2.缺乏训练与评价在诗歌朗诵教学中,还普遍缺少学生有效的训练和教师及时的评价。首先,教师基本上会讲解诗歌感情的基调和停顿节奏,而较少指导学生通过把握重音、语速、语调,以及了解作者的创作构思等方面更好更多地朗诵诗歌。其次,教师在听了学生的朗诵后,给予的评价是不够到位的。类似于“你读得真好”“你朗诵还不够感情”,这种“一言以蔽之”的评价,实际上作用是不大的,它没有具体地指出到底是哪一方面朗诵得好或是不足,使得展现的情感恰如其分或有所欠缺,也没有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缺少了科学有效的引导、训练和评价,诗歌朗诵教学就如雁过无痕一般,这种过于形式化的教学,并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诗歌朗诵的美好,反而可能让学生失去对诗歌、对朗诵的兴趣。(三)诗歌朗诵教学存在的局限朗诵的学生1.局限于学优生学优生凭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让教师对他们青睐有加,许多教师为了更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偏向于把展现机会留给学优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