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汇报.docx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汇报.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汇报杜集区2018年以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汇报杜集区发改委杜集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美好杜集总目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稳中有升,为杜集高质量转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2018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到2022年底,地区生产总值由2018年的134.9亿元预计升至13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2018年的9.0%,2022年底预计达到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8年的38.7亿元,到2022年底预计完成75.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的30871元增长到2022年的4063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的13488元增长到2022年的18619元(预计数)。(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6.8:59.0:34.2调整为7.2:41.0:51.8,实现了“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中冶淮海、海螺水泥、口子酒业、上海电气、山河智能等具有带动作用的传统产业持续改造提升,维尔发数控机床、富林环保、福本机械、金鹏智能门窗等具有接续性的新兴产业茁壮成长,雨佳木业、瑞德磁电、华智药业等项目成功落户。四年来,累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累计盘活僵尸企业63家,盘活低效土地3800余亩、闲置厂房约63万平方米。(三)多点驱动改革创新。2018年以来,“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区行政服务中心建成使用,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205万户(截至2022年7月1日)。全省首家金融法庭揭牌运行,开发区综合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完成,人事超职数配备全部消化,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教师“无校籍”管理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扎实推进。推深做实东昱建投改革,资产由改革前的8.48亿元发展到目前的174.48亿元。率先在全市成立区一级土委会、规委会,组建农业投资公司。新增四板挂牌企业3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9件。认定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6个,新增省专精特新企业6家,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84个、交办信访件43个全部完成整改验收销号。秸秆禁烧连续4年实现“零火点”,大气污染防治三年攻坚顺利完成。新增造林8203亩,新建雨污分流工程项目59个,建成雨污水管网67.55公里。拆除粘土砖瓦窑厂24座,高标准修复地环治理项目13个。成功获批全国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区,朔西湖环境治理一期项目建成,区人民医院搬迁项目竣工,杨河北路和湖西路南段建成通车,蔡王庄搬迁进行配套基础设施施工。构筑“河湖长制+河湖警长”长效保护联防联控机制,入选安徽省2019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的市、县(市、区)。(五)城乡面貌不断改善。2018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百亿余元,龙山北路、宿丁路建成通车,梧桐北路完成改造,高铁北站投入使用,汽运北站建成运营,杜集“南通北达、内畅外联”的交通格局初步形成。全民健身中心、档案馆、图书馆建成开放。涉及13万余人的“三供一业”物业维修改造基本完工。投入9000余万元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市场化运作。新增省级、市级美丽乡村17个,获评省级森林城镇2个、森林村庄1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建成“四好农村路”130.5公里。农村危房基本消除,改厕任务超额完成。全市规模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吾悦广场满铺运营,全市首座智慧菜市场万家汇新型农超投入使用,皖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主题游乐城东湖欢乐世界开门迎客,商业氛围不断活跃,“有区无城”历史面貌彻底改变。高策循环农业成效显著、百莲百荷农旅项目有序推进。累计投资5400万元,完成高岳大刘庄、矿山集康园小区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六)民生事业扎实推进。2018年以来,投入民生领域5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3.94%。滚动实施39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64.39亿元(棚户区改造51.9亿元),其中区级配套7.34亿元。累计发放农村低保、残疾人等困难人员救助资金4.2亿元,拨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9494万元,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助学金和免杂费886万元,办理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案件1758件,投入1.21亿元建设“四好农村路”250公里,改造棚户区11743户(套),改造农村厕所1.6万户,维修改造中小学校舍5.1万平方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41.4万余人次。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高质量推动棚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