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班-096-丁英英--第2课.docx
上传人:努力****晓骞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7班-096-丁英英--第2课.docx

7班-096-丁英英--第2课.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案七班096丁英英课程名称: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成长》教学对象:14名;零基础初一学生(第一课和第二课step1和2已掌握。)教学内容:《成长》第二课Step3:Aboutwhereonelives1.生词:5个,“家”、“在”、“哪儿”、“这儿”、“那儿”2.语言点:你家在哪儿?我家在_____(北京/上海/西安/香港)。她家在哪里?她家在_____(这儿/那儿)。教学重点:生词“这儿”、“那儿”、“在”句型“你家在哪儿?我家在_____(北京/上海/西安/香港)。”和“她家在哪里?她家在_____(这儿/那儿)。”教学难点:你家在哪儿?我家在_____(北京/上海/西安/香港)。区分“这儿”和“那儿”她家在哪里?她家在_____(这儿/那儿)。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生词,能较为准确的读出生词,准确率达95%以上;:理解并掌握询问住处的句型,区分“这儿”和“那儿”的用法,完成相关对话练习,正确率在90%以上。2.技能目标:能够听懂并回答别人关于住处的提问,在准确的情境内利用课文的句型“你家在哪儿?我家在_____。”进行对话,语音、语调较自然;3.策略目标:教师提问后能主动回答问题;能够协商、讨论,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汇报内容。游戏+练习的方式,启发学生运用课文句型。4.情感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兴趣。接受别人询问,并有使用所学句型了解他人住处的愿望。教学原则:参与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教学方法:图片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具:PPT课件、卡片地图、多媒体等课时安排:50分钟/一课时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行为教学说明组织教学(2分钟)1.等待学生安静,师生互相问好。2.对学生全体进行问答:“同学们好”1.让学生进入上课的状态2.利用课前问候对第一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复习巩固(5分钟)老师指着PPT上的四幅图片提问全体学生“哪里?”,学生依次给出正确答案。然后两人一组练习对话,老师首先示范。老师指着PPT上第一幅图片(北京)问一名学生:“张晓伟是哪里人?”学生回答“他是北京人。”给每组一分钟的时间练习对话,随机抽查三组同学,每组说完,教师领学生再读一遍。复习上节课内容,温故知新。新课导入、讲解练习(35分钟)(一)1.举例“我是北京人。我家在北京。”“她是香港人。她家在香港。”以此引出“我家在_____。”这一句型,让学生理解其意义和用法。领读3遍“我家在北京。”、“她家在香港。”用图片讲解生词“家”和“在”的意义。提问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依次轮流读这两个句子。读错给予纠正,读对给予称赞。2.面对最后一名学生问“你家在哪儿?”,讲解“你家在哪儿?”和“你家在哪里”的用法和意义。领读3遍这两个问句。使用四个提示地点两人一组练习对话“你家在哪里?”“我家在_____。”(二)1.游戏时间看卡片或PPT上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贝尔丰特市当地街道图,让学生上台找出自己家所在位置,老师使用生词“这儿”和“那儿”指示学生家。然后老师站在讲台上,指示脚下说“这儿”,指示教室后门角落说“那儿”。交换位置在后门角落指示脚下说“这儿”,指示讲台说“那儿”。启发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两个生词的区别和用法。2.站在地图街道左侧,指着地图上1,启发学生说出单词“这儿”和完整句子“我家在这儿。”指着5说“她家在那儿。”领读3遍生词和句型。依次让一名学生上台根据地图其他几个地点练习对话,回答台下学生的提问“你家在哪里?”或“她家在哪里?”。1、利用上节课的知识引出本节课新内容,先讲解陈述句,再教疑问句,导入自然流畅。2.运用地图、手势、课堂等真实情景,启发学生理解词义,同时增加课堂趣味性,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按座位分成A、B两组,根据PPT上的对话提示,A组提问,B组回答。交换角色,B组提问,A组回答。总结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对今天的知识有总体的回顾,加深印象。布置作业(3分钟)使用所学句型采访两个同学,记录下他们的姓名、国籍和住处,下节课上台展示。综合运用几节课学习的句型,做一个小项目,锻炼学生真实语境中使用汉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