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精武精神进行到底.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将精武精神进行到底.docx

将精武精神进行到底.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将精武精神进行到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和湖南卫视共同打造的明星军营体验真人秀节目--《真正男子汉》在官兵中大受好评。这档节目之所以深受大家欢迎,除了它与我们日常生活贴得比较紧密又带有一定娱乐性,更多的是它让我们看到从普通老百姓到合格革命军人华丽转身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叫坚持、什么叫感动、什么叫震撼。作为一名真正的革命军人,我们是真正的男子汉,更应爱军精武,完成“能打仗、打胜仗”的使命任务,正如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我们民兵要以争当“四有”革命军人本色为目标,筑牢军魂、苦练本领、砥砺品格,塑造新一代民兵的好样子,我觉得精武就是民兵好样子的本质要求。今天就围绕这一话题与大家作一交流。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一、何为精武精武的内涵,一是勇气,二是止戈。精武,是以民为本,贵仁尚义的价值取向;是精忠报国,抗敌御辱的爱国精神;是和军爱卒,赏罚分明的为军之道。(一)是历史传统。中华民族素有尚武的传统。大家都知道,止戈为“武”,这既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也是用武力制止战争的具体体现。《诗经》中有“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的慷慨诗句。在汉代,整个社会的精英人士都愿意从军报国建功立业,因而才有班超的“投笔从戎”,才有汉代灭匈奴、破楼兰、平羌人,才出现了“匈奴未灭,无以家还”的霍去病这样的一代名将。唐朝也有强烈的尚武之风,灭东、西突厥,征高丽而建功于域外。汉唐雄风依然感召着当代的热血青年就在于此,“汉”成了一个民族的姓氏,“唐”成了中华的一个符号,中华五千年历史,我们历经磨难、饱受沧桑,“武”贯彻的是一种精神血脉,维护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尊严。(二)是职责所系。大家都知道,民兵的根本职能是支援打仗。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曾讲到:军人生来为打赢,为了胜利,一无所惜;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作为军人,要做到“能打仗、打胜仗”,就必须把爱军精武作为职责所系,使命所需,瞄准打赢练本领,训练场上当先锋。在我国历史上每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都是经过严格的训练摔打出来的。“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岳家军”,抗倭劲旅“戚家军”之所以能在战斗中屡建奇功,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有优良的训练素质。据科学计算,在现代战场上,一个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比如国家三级运动员5000米跑的标准是17分40秒)的战斗员,其战场生存能力比普通士兵要高出30%。所以,作为民兵,必须具备过硬的本领和优良的素质,才能无愧肩负的神圣职责。(三)是安稳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当年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北洋水师,一场甲午海战,龙旗飘落、舰队沉没,留下的是挥之不去的历史耻辱和深沉的思考。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场战争,我军赢得了所有的胜利,给对手的都是屈辱和失败。我们来看看对这几场战争的权威评价:朝鲜战争,一仗打出中国东部几十年的和平,打出了国威军威,把老美赶过38线,让它再也不敢轻视中国。1962年对印战争,中国守住了西南门户,守住了西藏,维持了西南的基本稳定。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给了忘恩负义的越南一记响亮的耳光,由此中国南方的战略环境明显的好转。当前的局势要求我们,没有“武”是万万不行的。借用现在的一句流行语:中国不想打仗,中国更不怕打仗。所以,有一支尚武精武的军队,有敢于冲锋陷阵、素质过硬的民兵队伍,我们不会惧怕任何敌人。二、我们离精武还有多远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身在行伍之中,却不精武。但是,当前我们民兵离精武还有很大距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心中缺“武”。清朝前期最精锐的满洲八旗军在和平时期没有忧患意识,缺乏尚武精神,在国家需要时没能发挥应有作用,加速了清王朝灭亡的步伐。所以,强国必先强军,强军必要精武,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不少同志当和平兵、做和平官的思想比较严重,当兵镀金的临时观念、曲线就业的投机心理、娇生惯养的享乐思想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同志感到自己没有可能上前线打仗,即使参加作战也是属于保障单位,直接参战的机会不大;有的对自己目前训练成绩比较满意,安于现状、不钻业务、总谋出路;有的认为自身先天条件不够好,练不上去了,无心训练、只想偷懒。总之,就是缺乏当兵习武、精武强能的思想认识,抛开自身责任,只图轻闲安逸。在此我不禁想问: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二)身上少“气”。毛主席说:“志愿军打败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钢多气少”。这个“气”,就是战斗精神。现在,仍有有的民兵反映希望训练强度可以小点,有的认为别人取得的成绩自己不可能达到,即使是加倍努力也不行。少部分同志甚至贪图安逸享受,工作中碰到困难就向后转,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我不禁想问:假如有一天真的上了战场,我们能否承受住生与死的考验?针对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