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论文)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概论课程设计35KV变电站自用电的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论文)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工业建设的不断推进,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房的设计也要不断推陈出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负荷要求,以及适应复杂多变的用电环境。对于企业而言,进行技术革新,提高产品的利用率,降低产品的能耗,就显得更加尤为重要。本次毕业设计是35kV变电站自用电设计,主要是针对中原地区的用电需求,该地区供电电压低,对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毕业设计是从工程的角度出发,依照工厂供电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同时遵循国家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在分析任务书上规定的负荷资料同时,并结合实际生产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要素,从而确定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以及主变压器的容量,台数、接线方式以及中性点运行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短路点设置,从而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并根据其计算结果对断路器、互感器、熔断器等高压电器以及母线、架空线路进行选型和校验。此外还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接地装置和防雷规划,从而完成电气部分设计。关键词:设计,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型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论文)1绪论1.1本课题的背景与意义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和先行工业,为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其发展水平可以说是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电房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是电力系统中电能传输必不可少的环节。建设一个高质量的供电系统,有利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加强保护措施,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本课题的设计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本课题的现状与发展电网的研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进行得比中国要早的多,因此其技术也领先于中国。对于这一领域,电力系统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就是将变电所的继电保护装置、控制装置、测量装置、信号装置综合为一体,以全微机化的新型二次设备替代机电式的二次设备,用不同的模块化软件实现机电式二次设备的各种功能,用计算机局部网络通信替代大量信号电缆的连接,通过人机接口设备实现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管理、监视、测量、控制及打印记录等所有功能,以实现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论文)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国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工作始于70年代,在1975年日本就开始研究用于配电变电站的数字控制,并于1980年开始商品化。之后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的国家和公司越来越多,如德国西门子公司、ABB公司、AEG公司,美国的GE公司、西屋公司,法国的阿尔斯通公司等。其中德国西门子公司于1985年研制成功第一套综合自动化LSA678系统,此后在德国和欧洲陆续投运了300多套该系统。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电网的规模越来越大,电压越来越高,因而要求更多地采用远方集中控制,即采用自动化控制模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运行可靠性,这样也直接促进了我国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根据国家电力公司对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的总体要求,电网建设与改造要同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变电所无人值班、无功优化结合起来,以逐步实现电网自动化。近几年来,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通信技术迅猛发展,16位、32位单片机及Pentium微处理器问世,网络技术,现场总线等的出现,使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不断完善。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论文)2主接线的设计2.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在选择电气主接线型式时,应以下列各点作为设计依据:(1)发电厂、变电所在电力系统的地位和作用;(2)发电厂、变电所的分期和最终建设规模;(3)负荷大小和重要性;(4)系统备用容量大小;(5)系统专业对电气主接线提供的具体资料。2.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要求对于电气主接线的要求,大致有以下几点:(1)可靠性:主接线的接线形式必须保证供电可靠,这是其最基本的要求。在分析可靠性时要考虑到发电厂、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