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的冬至活动方案幼儿园的冬至活动方案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的冬至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儿园的冬至活动方案1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二、教学重点:了解冬至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三、教学难点:领略祖国的传统文化——冬至的的无穷魅力,意识到在生活中能够懂得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并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四、活动形式:朗诵、讲故事、游戏、吉他、小品、歌唱等五、活动过程:1、宣布主题:主持人宣布“情暖冬至,洋溢青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2、节日冬至的由来和传说:(1)请听朗诵诗词《小至》和优美诗句(2)讲述冬至的传说和习俗:如冬至吃饺子、x肉和混沌等。3、冬至是一个开心的节日,接下来一起来玩游戏“模仿秀”4、在冬至这天,家人都会团聚一起吃汤圆,接下来请倾听吉他《卖汤圆》5、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幽默又搞笑的小品《卖汤圆》6、冬至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负担。接下来请听朗诵《歌颂母亲》7、在这欢乐的节日当中,每个人心中都有愿望,下面请听歌曲《许一个愿望》8、伴随着歌声,学生畅谈自己的愿望。9、班主任总结。幼儿园的冬至活动方案2冬至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气,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冬至大如年”的传统习俗。为了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大家庭”的幸福。在冬至来临之际,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并邀请家长志愿者走进幼儿园和孩子们来一次幸福的互动,一起感受冬日的爱与温暖!知冬至活动前期,为了让幼儿了解冬至,老师们通过精美的图片、PPT、视频向孩子们讲述了关于"冬至"这个传统节气的由来、习俗,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之后,又通过儿歌、手指游戏、小故事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冬至并深刻感受冬至带来的乐趣。迎冬至新鲜的胡萝卜,把面团变成了橙色的;营养丰富的菠菜,把面团变成了绿色的;还有那传统美味的白面团,五颜六色的小面团会包出什么样的小饺子呢?让孩子们体验包饺子的乐趣,认识到冬至的意义。冬至趣发现冬至一到,就进入我们常说的“数九寒天”,从冬至当天数,每九天为一个“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叫做“数九”,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可以用黏土制作梅花、“九九消寒图”,在轻松惬意的活动中感受寒冷季节里的乐趣。游戏趣玩01抢凳子1、在室内将椅子向外围成一个圆圈,椅子的数量要比参加游戏的人数少一到两把;2、播放音乐让参与游戏的.孩子围着椅子转圈,音乐一停,孩子就争抢着坐在椅子上;3、没有坐到椅子的人被淘汰出局,同时带走一把椅子,留到最后的孩子获胜。02坐传球1、幼儿纵排坐在椅子上,由第一名幼儿开始,双手抱球从头顶向后传;2、当球被传给最后一名幼儿时,再由后向前传回来,游戏可以反复进行;3、老师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姿势和部位(从头上或身体两侧等)传球;4、椅子的间距不要太大,以免幼儿够不到。03好朋友手拉手1、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边走边唱:拉个圆圈走走,拉个圆圈走走……当老师说:两个两个找朋友!的时候,小朋友们就快速地以两人为单位抱在一起;2、教师可以变换指令,比如:三个四个找朋友;3、也可以请一名小朋友来发出指令。04异口同声1、教师准备若干张水果或动物卡片;2、每组抽取一张卡片(四到五名幼儿一组比较适宜),并选出一名幼儿来猜对方的卡片;3、根据卡片的提示,每组组员要安排每人说哪一个字,一齐说出。比如:苹果,两名幼儿说:苹,另两名幼儿说:果,以此类推;4、分组进行PK,猜对即为获胜。05猜猜我是谁1、全班幼儿坐成半圆形,请一个幼儿背对大家坐好,请另一个幼儿走到他椅子后面,轻轻敲椅子背三下,坐着的幼儿问:是谁敲我的门呀,敲门的幼儿说:猜猜我是谁;2、如坐着的幼儿猜不出,可再问:你是什么人,站着的幼儿答:我是你的好朋友;3、猜对了,就调换幼儿,游戏重新开始。06照相机1、教师准备若干张动物卡片;2、幼儿面向教师站好,集体说儿歌:我有一架照相机,照出照片真像你。我来给你拍个照,马上把照片送给你;3、教师出示卡片并说:咔嚓,然后幼儿需要做出卡片里小动物的动作;4、游戏可反复进行。07顶羊角1、教师准备若干张白纸和算术题;2、将幼儿两两分组,音乐开始,第一名幼儿背上贴有算术题,随其他幼儿的伴唱,模仿小羊的动作:低头、弓背、两手下垂;3、第二名幼儿需要看到第一名幼儿背上的题目并算出答案,先算出得数的幼儿获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