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pdf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平县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嗔.怪(zhēn)黄晕.(yùn)哺.乳(pǔ)花团锦簇.(cù)B.嫩.芽(nèn)祷.告(dǎo)徘徊.(huí)浑.为一谈(hún)C.麝.香(shè)热忱.(chén)烧灼.(zhuó)神采奕奕..(yì)D.掺.和(cān)殉.职(xùn)鄙簿.(bó)怪诞.不经(dàn)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我们几乎天天都在阅读,________是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那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是读书能给我们带来无穷乐趣:读书让生命________,读书给心灵_________,读书使灵魂________。A.不管丰盈滋养升华B.不仅丰盈滋养升华C.不管滋养升华丰盈D.不仅滋养升华丰盈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屋顶”树枝”“街道”是名词。B.“晚间”“忽然”不全是名词。C.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D.“柔软”“蜜情”是名词。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孔子、孟子、庄子、孙子、曾子等都是古代先哲,“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B.古代表示年龄有特别的称谓,如而立之年表示40岁。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也可说“家父”“家严”。D.“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敬称,也可说“令尊”。5.《朝花夕拾》中写人记事的文章,描写生动有趣,人物都很形象传神。请指出下列语句所描写的人物。①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①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缓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①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6.古诗文默写。(请规范书写)(1)夜发清溪向三峡,。《峨眉山月歌》(2)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逢李龟年》(3)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秋风吹散马蹄声。《潼关》(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3分)7.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①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②。【注释】①掬(jū):双手捧起。①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对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第①首诗以“杨花”“子规”起笔,点明时节,寄寓作者对朋友远谪他乡的牵挂。B.第①首诗描绘一幅清幽淡远、极富神韵的春山夜月图,照应题中的“夜”“月”。C.第①首诗的加点字“掬”“弄”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诗人山中赏玩的畅快心情。D.两首诗歌都将月亮拟人化,前者表达作者怀人之情,后者表达对春山美景的不舍。(二)(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②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③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节选自明代宋濂的《吴起守信》)【注】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①止:留住。①俟:等待。①欤(yú):句末语气词。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