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产实习报告生产实习报告11、SMT技术的认识SMT全称SurfaceMountedTechnology,中文名表面贴装技术,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中比较流行比较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它是一种将短引脚或者无引脚的贴片元件安装在印刷版表面,再通过回流焊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连接技术。其主要的优点是:①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由于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②可靠性高、扛振动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③高频能力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④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降低生产成本。2、SMT工艺流程印锡机型:Chip件贴装机型:回流焊接工艺:温度曲线测试工艺AOI测试印刷所谓印刷是将锡膏用刮刀漏印到PCB的焊盘上,为元器件的焊接做准备。焊接其作用是将焊膏融化,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板牢固焊接在一起。对温度要求相当严格。锡膏锡膏的品质直接影响了印刷和焊接的品质。锡膏是如何储存、使用的呢?操作员带我了解了锡膏从领用、加入机器时的原则(少量多加)、回收一系列程序。我在网上学到了锡膏的分类、成分、还有储存条件等等知识。SMD元件有些元件是有极性的。当元器件出现反向时,即使准确的贴装PCB板焊盘上并且焊接良好,也不能满足有效的电气连接,而且还会造成测试时PCB板烧板,功能不良,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就会造成生产工时以及成本的浪费,出货到客户更会影响到公司的声誉和订单,因此,我询问操作员是如何识别极性的,又查找资料了解到有极性的元器件是如何在其上面标识极性的以及PCB板的极性标识。SMT常见焊接不良原因在操作员无误的操作前提下,也会产生许多缺陷。这时,技术员就主要负责查验原因并作出相应的调节。针对各种不良现象,通过问技术员和自己搜查的资料整合,做了一个关于不良原因分析的表格。遇到的问题还有其他的,有的通过询问相关人员,有的自己上网查找资料解决。比如SMT专用名词解释,钢网的相关信息、回流焊接的具体工作原理及有铅和无铅锡膏的焊接温度等等。围绕着SMT生产流程这一条主线,旁边的分支知识我也学到了很多。对于以后将做销售的我来讲,对自己公司产品整个生产过程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这加深了我对产品的理解。整个车间的人员分布我也大概了解,大家各司其职,规范化的管理带来的是效率和合格率的提高。于此,真的非常感谢公司给我这个机会,我会好好努力!生产实习报告2煤矿认识实习报告1、实习时光20xx年XX月22日,上午8:00——12:00;下午2:30——17:00。2、实习地点神华宁煤集团教育培训中心3、实习目的透过这次认识实习,让同学们对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机、运输顺槽、掘进机、中央变电所矿山供电系统及其通风系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明白其简单的工作原理。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的机械工作联系起来。进而使同学们对采矿工作有新的认识。4、实习资料(1)运输巷道内的布置:巷道顶部有锚杆和金属网固定,在巷道的旁边有进水管路排水管路及其消防管道。行人侧宽度约为700mm非行人侧宽度约为500mm。工作流程:从工作面采下的煤经刮板输送机到破碎机,经破碎机破碎运输到转载机,经转载机将煤送往皮带运输运往地面煤仓。皮带运输包括:卸载部,驱动部,储带箱,张紧部,绞车、机尾部。保护设施有:满仓保护,拉线保护,跑偏保护,温度保护烟雾保护,速度保护,等。(2)液压支架支架型号:zzp4200/17/35Z—支架,Z—支撑,p—铺网,4200—能承受的载荷,17—最小高度,35—最大高度乳化泵型号:WRB200/31。5W—卧式,R—乳化,B—泵,200—每分钟流量,31。5—MPa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组成:工作面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过度支架—端头支架—液压支架—破碎机—桥式转载机液压支架结构部件:顶梁、底座、掩护梁、连杆、前梁、伸缩梁、推移箱、推移千斤、调顶千斤、插动回路浮动活塞、液压锁、喷雾装置等工作面保证三直原则:支架摆放直、刮板输送机直、采煤工作面直工作原理:液压支架在工作过程中,务必具备升、降、推、移四个基本动作,这些动作是利用泵站供给的高压乳化液透过工作性质不一样的几个液压缸来完成的。支架和输送机的前移,都是由底座上的推移千斤顶来完成。当需要支架前移时,先降柱卸载,然后高压液进入推移千斤顶对活塞杆腔,另一腔回液,以输送机为支点,缸体前移,把整个支架拉向煤壁;当需要推输送机时,支架支撑顶板后,高压液进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腔,另一腔回液,以支架为支点,使活塞杆伸出,把输送机推向煤壁。当需要支架上升支护顶板时,高压乳化液进入立柱的活塞腔,另一腔回液,推动活塞上升,使与活塞杆相连接的顶梁紧紧接触顶板。当需要降柱时,高压液进入立柱的活塞杆腔,另一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