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统考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三 学案三 考点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pptx
上传人:Ch****75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届高考语文《统考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三 学案三 考点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pptx

2022届高考语文《统考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三学案三考点二鉴赏诗歌的语言.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点二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品味关键词)突破一炼字(品味关键词)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开头说此处是“空山”,而后面却写了人的活动,你觉得“空山”一语用得是否准确?有何作用?答:【思路导引】1.动词分析时可从人(物)的动作特点的角度进行,同时,要注意挖掘动词在语境中的“动态之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穿”“拍”“卷”三字生动形象,请加以品味。答:2.形容词分析时要注意其修饰的生动传神和语意双关,同时注意所用的修辞和形容词活用情况。请简析“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中“阔”字的作用。答:3.副词运用得恰到好处,能体现动作的情态和人物心理的变化,也能表现某种状态的程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中的“方”“始”有何表达作用?答:4.数量词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古诗中的数量词,虚指、泛指的多,实指的少;并且与数量词的使用相关联的是,这些数量词常常采用夸张、对比和比拟等修辞手法。“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中的“三千丈”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答:5.叠词具有强调作用,能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使感情更加绵密曲折,在形式上形成节奏感与韵律感,富有音乐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有哪些叠词?其表达效果如何?请加以赏析。答:【答题建模】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答:鉴赏用语规范:句式参考:……字(扣题目)描写了……,凸显/刻画了……之势/态(扣格式);词语选择:耸峙欲错、江崖陡峭、陡峭、峥嵘、群峰相连、密集、重叠(扣关键词)。[跟踪快练]1.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然后回答问题。白头吟卓文君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躞蹀①御沟上,沟水东西流②。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注】①躞蹀:小步行走的样子。②东西流:即东流。在一、二句中哪两个词用得最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劳停驿【注】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答:3.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答:突破二赏析诗眼所谓“诗眼”,是以人眼为喻,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答:【思路导引】1.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的诗眼是什么?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答:2.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的诗眼是哪个字?词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该诗眼的表达效果如何?答:3.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