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县财政局工作计划-推荐通用稿一、指导思想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点步做好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大力加大财政管理力度,加强财政法制建设,防止腐败发生。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建设资金有效运行,监督到位,为我县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二、主要奋斗目标(一)全市财政收入目标:2021年,财政总收入任务XX00万元,比XX年增加42324万元,增长2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任务128000万元,比XX年增加27795万元,增长28%。(二)全市地方基金收入目标:2021年,社保基金征收任务40688万元,比XX年减少3778万元,下降8.5%;政府性基金收入任务67517万元,比XX年增加4887万元,增长7.8%。(三)财政部门收入目标1、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900万元。2、归集住房公积金9000万元。3、征收农村合作医疗基金1600万元。(四)财政改革与管理目标:全省财政工作目标量化考核a等等次。(五)党组织建设目标: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机关党委和各支部争创市“五好”基层党组织。(六)文明创建目标:创建XX-2021年省级、宜昌市级文明单位称号。三、工作措施(一)坚持突出重点,围绕全市项目建设,在支持经济发展上实现新进展。1、大力支持企业发展。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在企业项目投入、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配套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用活用足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和农产品加工园区产业发展调度资金,着力缓解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支持枝江酒业、三宁化工、雪花啤酒、迅达科技、奥美医疗、开元化工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构筑实力强劲的工业板块,提高企业的税收贡献率。2、完善地方融资平台。采取注入资本金、增加净收益、提高资本运营水平等方式,增强金源公司的融资能力,积极参与宜昌市财投公司发行债券,保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加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力度,逐步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做实金桥担保公司,从人员、资本金上给予支持,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做好服务工作。3、扎实推进园区建设。加强“一区六园”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拓宽工业园区发展空间,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支持园区引进一批“高科技、高税收、高成长”的企业。4、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把政策分析、数据测算与对上汇报、沟通结合起来,争取到的农业、教育、卫生、社保、国债等项目资金。(二)坚持提质增量,牢牢抓住收入中心,在增加可用财力上实现新进展。5、强化收入监管。重点是研究省管县财政体制、宜昌市白洋工业园财税征管体制、土地和房产税费政策变动、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调整对我市财力的影响,每季度开展一次收入形势分析报告会,分析财政收支政策增减变化的原因、影响程度及对策,科学预测财政经济形势走向。6、注重收入的组织协调。重点是做好财、税、银、人社等部门的征收协调工作。一方面把收入任务迅速分解落实到部门、镇街道、企业,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另一方面不定期的召开收入碰头会,及时分析各种增、减收因素,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增收节支的合理化建议。精选阅读县财政局工作计划范文一、2021年全县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2021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0,525万元,比上年的16,756万元增收3,769万元,增长22.4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000万元,完成年度收入计划的101%,比上年的9,398万元增收2,602万元,增长27.69%;上划中央两税完成4,985万元,比上年的4,020万元增收965万元,增长24%;上划中央、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完成3,539万元,比上年的3,338万元增收202万元,增长6.04%;上级补助收入84,371万元,上年结余395万元。全县财政总支出完成96,420万元,比上年的70,512万元增支25,908万元,增长36.7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3,164万元(含专款支出32,110万元)比上年的68,162万元(含专款支出17,651万元)增支26,158万元,增长36.68%,基金支出1,156万元,上解支出2,100万元。收支相抵后,财政预算实现收支平衡。二、20xx年财政工作计划20xx年财政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统领财政工作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省委书记**同志在**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和州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持以人为本、富民强县、富民为先,继续突出新农村建设、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农特产业、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五个重点,大力培育茶叶、油茶、核桃、畜牧业、矿业五大产业,努力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社会和谐三大目标,促进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