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桂香****盟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三课时信息编码中的ascii码教学目标:通过上一节课的教学,同学已经对于十进制跟二进制的转换有一定的了解,这节课上通过引入信息编码中,非数字(如英文字母,符号)的二进制表示方法来引入ascii码,并通过课堂学习,让同学了解有关于ascii码再信息编码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应用领域。教学重点:信息编码中有关于数字,字母,符号跟的ascii码转换方法。教学难点:计算机中的字符编码教学过程:复习上节课----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小测,令同学再次巩固有关于十进制跟二进制的转换方法,为这节课的教学打好基础二.引入ascii码的概念----为了让计算机能识别字符,必须将字符转换成二进制代码。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字符编码是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每一个编码占7位二进制位,共有128个编码。例如:b:01000010b:01100010三.同学们自我学习----同学们再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的看书本的ascii码对照表。四.课堂互动----老师引导学生利用ascii码表做出几道有关于字符等的转换的习题(如book,look)然后让学生提问,让其他学生上来黑板进行解答老师则对下面的同学进行学习指导。小结1.强调课堂纪录;2.收集整理学生对于ascii码转换方法的掌握情况;3.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提出要求,提升希望;第四,五课时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1、知道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2、懂得什么是信息,信息在人们周围的表现形式。教学重点:信息的定义及表现形式;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身边的“信息”,从而得出“信息”的重要性,并懂得当今现代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几种形式的信息,并定义“信息”。1、时间信息、新闻信息、知识信息、社会信息2、信息的表现形式有:语言、文字、符号、图像、数字、声音、情景等,它们所表示的内容都包含了信息。3、信息的定义。“信息”一词源于拉丁文,英文为information,原意为通知或消息。我们把“信息”定义为: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通过物质载体所产生的消息。计算机出现以后,我们把数据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可交换的内容都称为信息。在我们信息技术课中谈到的信息是指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以及经过采集、存储、复制、检索和分类处理后得到的信息。二、计算机的发展史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名叫埃尼阿克,英文名eniac,意义为“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它是也个庞然大物,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耗电140千瓦,5000次加减运算/秒。它的问世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带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人类科技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计算机的诞生虽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其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经历了四个时代:即电子管时代(1945~1958)→晶体管时代(1959~1964)→集成电路时代(1965~197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1至今)。计算机的发展极其迅速,每隔半年就要提高一个档次,预计未来的计算机将会朝巨型化、微型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三、计算机的诞生背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国防科技上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多得十分惊人,于是人们开始想用一种机器工具来代替繁杂的人工计算。计算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它最初应用在国防上,后来人们把它应用到各行各业(如撰写文章、图形绘制、数据统计、机械控制等),逐渐成为一种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机器。正因为计算机得到广泛运用,人们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手段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就有了“信息技术”一词,准确地讲应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其中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整个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扩展人们利用信息的能力。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农业、科研、交通、商业、教育、医学等各个领域(教师作简要说明)。,当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