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由于高中课改教材编写采用了专题式的体例,分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相对独立的专题。割裂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学生就难以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知识结构。如何来构建知识体系,这应该是教师在第二轮复习的主要工作,让学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对某一段历史,某一个历史事件有全方位的认识,也就是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的角度去理解.从这个层次来说,就是新课程回归老教材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教师首先学会整合.形成一种复习的思路,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这里的思路借鉴了兄弟省的经验.大致思路如下一、按照考纲的历史顺序,结合教材编排顺序,重新制作学案,为学生建立宏观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思维能力。中国史和世界史两部分,依次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二战前)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二战后)中国现代史。每一时期又根据政治、经济、文化顺序复习编排。具体如下:中国古代史:1古代政治制度史、2、古代经济、3、古代思想、4古代文艺与古代科技5、春秋战国社会巨变、6、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世界古代史:古希腊和古罗马历史、世界近现代史:1、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政体建立4、两次工业革命5、近代工人运动6、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7、俄国和苏联历史8、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9、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10、世界近现代科技中国近代史:1、19世纪中期列强侵华与中国抗争2、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略与抗争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4、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现代史:1、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曲折发展2、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4、中国近现代科技和文化二、关注热点和地方史(湖南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高考历来不回避热点,备考无疑不关注热点。根据08—09年来重大时政要闻,找出历史学科与地理、政治学科有可能进行综合的结合点。从历史学科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为学生解答综合题,备好料、选好材,找准角度。圈定以下几方面精心准备,仅供参考。1、一是中国的08奥运盛会、和谐社会与儒家思想公平正义与启蒙思想知识连接:孔孟思想及评价、西方启蒙思想自由平等观念,古今中外为争取公平正义斗争史实,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的史实。2、神州七号与科教兴国、知识连接:(1)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发展,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明清时期传统科技总结,近代科技难以产生的原因和影响。(3)近现代中国学习西方科技及其相对滞后的原因和影响。(4)建国后,党和政府为赶上世界科技先进水平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及其突出成就。(5)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6)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科技革命之间的关系。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知识链接:我国是农业大国,历史上,各朝都重视对农具的创制和改进,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时期对农村生活的政策或设计。男耕女织、天朝上国、人民公社、联产承包等。4、腐败问题知识链接:中国的法制成就,>,>,>,1982年修改的宪法,依法治国;西方的法律>,>,>,>.5、和平崛起与中国外交知识链接:古代史上秦汉、唐朝的强大,清朝闭关自守政策造成的落后,新中国在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及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成就,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强国崛起史实及启示。8湖南地方历史:知识链接:历史事件:历史文化:高三历史复习一般都要经过三轮复习,每一轮复习都有每一轮复习的侧重点。第一轮复习是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的抓基础;第二轮是专题复习,需要学生从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方面组合知识,力求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进而实现综合能力的突破;第三轮实行综合、模拟考试,查漏补缺,强化训练,提高应用能力。在三轮复习中,第二轮复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第一轮复习成果的巩固,又是使知识系统化,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又为第三轮进行跨学科综合及模拟训练作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准备,为了搞好第二轮复习以积极应对日渐逼近的高考,我谈一点不太成熟的建议。第一,专题复习有计划。第二轮专题复习要打破教材原有体系,重建专题“知识链”,复习任务重,时间紧;所以我们必须细化复习日程,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第二轮专题复习的时间,我们安排在3月到五月中旬左右。第二,专题设置要合理。设置专题要结合近几年高考命题和时代特征,从统揽全局的高度,本着立足“主线”、包容“主干”,体现“主次”的原则,稳打稳扎、脚踏实地的搞好中国史、世界史主干专题的复习。既要有体现历史发展主要线索的“大专题”,又要有切口较小的“小专题”,但要力求避免专题设置大而空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如《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设置体现近现代历史主线的三个“大专题”——近代列强对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