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编辑最新整理.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5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编辑最新整理.docx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编辑最新整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热门】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1《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东新四小学王唯教学内容: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教材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正确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出示课件1)计算35×2×5=35×(2×)(60×25)×4=65×(×4)(125×5)×8=(125×)×5(3×4)×5×6=(×)×(×)师:上节课,经过同学们的探索,我们发现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今天咱们继续探索,看看我们又会发现什么规律。让我们一起走上探索之路。二、探究发现(出现课件2)师:大家看,工人叔叔正在贴瓷砖呢,看到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我发现有两个叔叔在贴瓷砖生:我发现一个叔叔贴了4列,每列贴9块,另一个叔叔贴了6列,每列贴了9块。师: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生:我想知道工人叔叔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按鼠标出示问题)师:你能估计出工人叔叔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吗?生:我估计大约有100块瓷砖生:我估计大约有90块瓷砖。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瓷砖究竟有多少块。(学生做,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做法?生:6×9+4×9(板书)=54+36=90分别算出正面和侧面贴的块数,再相加,就是贴的总块数。生:(6+4)×9(板书)=10×9=90(块)因为每列都是9块,所以我先算出一共有多少列,再用列数去乘每列的块数,就是一共贴瓷砖的块数。师:同学们的计算方法都很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种算法,你能发现什么?生:我发现计算方法不同,但结果却是一样的。6×9+4×9=(6+4)×9(板书)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两道算式的特点,你能再举一些这样类似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板书)师:这几们同学举的例子符合要求吗?请在小组中验证一下。(小组汇报)小组1:符合要求,因为每组中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小组2:在每组的两个算式中,一个是两个数的和去乘一个数,另一个是用这两个数分别是去乘同一个数,再相加,符合要求。(板书用=连接算式)师:比较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从它们的特点和结果相等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小组再讨论一下。小组1:我们小组发现,只要符合上面题目要求的算式,结果都是一样的。小组2:我们小组发现,两个不同的`数分别去和同一个数相乘,然后再相加,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再一起去乘第三个数,结果不变。结论(课件2):师: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它是我们学习的关于乘法的第三个定律。师:大家齐读一遍。师:和同桌说一说自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现在你能用字母的形式表示出乘法分配律吗?用a,b,c分别表示这三个数,试着写一写吧。(a+b)×c=a×c+b×c师:这叫做乘法分配律三、巩固练习:1、计算(80+4)×2534×72+34×28师: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2、判断正误(25+7)×4=25×4×7×4()35×9+35=35×(9+1)=350----()3、填一填(12+40)×3=×3+×315×(40+8)=15×+15×78×20+22×20=(+)×20四、总结师: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乘法分配律,你们真的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条很重要的运算定律。应用乘法分配律既能使一些计算简便,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它,希望它永远成为你的好朋友,伴你生活、成长。[板书设计]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a+b)×c=a×c+b×c6×9+4×9=(6+4)×9(40+4)×25=40×25+4×25(64+36)×42=42×64+42×36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