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学设计精选.docx
上传人:一条****淑淑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班教学设计精选.docx

小班教学设计_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教学设计小班教学设计(集合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小班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理解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作品中的主要对话。2.通过观察图片及表演,感知、理解作品幽默诙谐的风格。3.体验朋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2.小猫、小狗、小猪、小熊头饰。3.蝴蝶道具一个。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师(用很神秘的口吻):这本书里面藏着非常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追呀追》。2.教师边慢慢地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教师讲到一定的故事情节时,从出示相应的头饰引导幼儿观察。3.教师采用边讲故事边提问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故事的讲述。讲到“小狗看见啦……”时,教师提问:小狗的鞋子怎么啦?它知道吗?讲到“小猪看见啦……”时,教师提问:小猪说什么?它的眼镜怎么啦?它知道吗?讲到“小熊看见啦……”时,教师提问:小熊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学一学小熊捡帽子、捡鞋子、捡眼镜及追的动作。)讲到“蝴蝶飞进花丛里不见啦……”时,教师边做喘气的动作边提问:小猫、小狗和小猪累得怎样?讲到“小猫着急啦、小狗着急啦、小猪着急啦”时,教师分别拉长音调让幼儿接说。讲到“小熊追过来,累得呼呼喘”时,教师做喘气的'动作让幼儿接说,并提问:小熊是怎么说的?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帮助幼儿分配好小猫、小狗、小猪、小熊等角色,并戴上头饰。故事的叙述部分由教师带领没有扮演角色的幼儿讲,讲到故事中的对话时,分角色进行对话。启发幼儿用有趣的动作表现小动物们掉东西的情景。小班教学设计2一、活动目标:1、进一步练习两人抛接球动作,要求幼儿熟练掌握动作要领。2、发展幼儿的上肢本事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二、活动资料、玩法1、幼儿自愿结成两人一组,分散在场地上进行相距四米的抛接球练习并比赛,看谁抛出的球好,接住的球多。2、幼儿自愿结成四人一组,再分成两人一队,分别站在网两侧,进行队与队抛接球比赛,看哪一对接住的球多即为胜做放松操。教师小节,结束活动。3、活动结束小班教学设计3活动背景:3、4岁幼儿属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对数概念的获得需要运用大量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来完成。随着小班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的深入,幼儿喜欢小动物,对动物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因此,我抓住小班幼儿“泛灵”这一生理特性,以幼儿爱不释手的小鸡为载体,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故事及游戏中体验点数的乐趣,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活动目标:1、学习口手一致点数,尝试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了解小鸡会捉虫的本领。3、愿意、敢于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2、点子卡2、3、4、5各一张,黄、黑、白、花四种盒子,小鸡的家3、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活动过程:一、鸡妈妈带小鸡捉虫。1、观看多媒体课件,观察草地上的动物。重点提问数一数,草地上有几只鸡妈妈?有几只小鸡?(幼儿学习点数,说出总数)小结草地上有一只鸡妈妈,有3只小鸡。2、请幼儿给鸡妈妈的宝贝取名,(如小黄、小黑、小白、小花等)和小鸡打招呼——表达教育二、帮小鸡捉虫。1、鸡妈妈告诉小鸡们在草地上、花丛里、石头边、大树下捉虫,看看谁的本领大。重点提问小鸡怎么捉虫的?(幼儿模仿小鸡捉虫)——表达教育小结原来小鸡用它的脚爪和嘴巴来捉虫的。2、送虫子:观察小鸡的家。重点提问小鸡该怎么送虫子?(引导幼儿说出点、物对应和特征对应的方法来送虫子)小结原来小鸡先要看看自己的家在哪里?还要根据家门口牌子上的点子数量来放相同数量的虫子。3、幼儿扮演小黑、小白、小黄、小花去捉虫。捉到小虫后,分别将它们放在四只小鸡相对应的小盒子里。4、把每只盒子里的虫展现出来数一数。重点提问虫子有多少,怎么数才不会数错呢?幼儿数数每只小鸡分别捉了多少虫,并粘贴上相应的点子卡。(幼儿继续学习“口手一致”点数,并正确地说出总数)小结数数的时候要一个一个的数,点一个数一个,这样才不会数错。5、比多少重点提问比一比,哪只小鸡捉的`虫最多?谁跟谁捉的虫一样多?哪只最少?(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多少)小结有的数量是一样的,有的数量多,有的数量少,比一比就知道了。三、小鸡互相送礼(虫)。幼儿扮演小鸡,并互相交流,换礼物(虫),说说:我送你几条小虫。——表达教育四、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还可以去“捉虫”送给小鸡。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的规则之中,以“虫”这个简单的材料将情景性教学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思考、体验,达成教学目标。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的数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