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A系统下基于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的调度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LTE-A系统下基于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的调度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LTE-A系统下基于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的调度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LTE-A系统下基于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的调度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网络的容量和效率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LTE-A)系统中,协作多点传输(CoMP)技术作为一种有效地增加系统容量和提高用户体验的技术被广泛应用。CoMP技术通过协调多个基站并行传输数据,可以显著减少信号干扰,并提高用户体验。但是,CoMP技术的实现需要对基站和用户进行调度,以确保系统的最佳性能。因此,基于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的调度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研究和设计基于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的调度方法,以优化LTE-A系统的性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CoMP技术的原理,探讨其在LTE-A系统中的应用。2.研究已有的CoMP调度算法和方法,挖掘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3.提出一种基于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的新调度方法,针对系统容量、用户体验等性能指标进行优化。4.通过仿真实验对新调度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验证其有效性。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取以下方法:1.文献综述法:对CoMP技术的原理、已有的调度算法和方法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2.理论研究法:根据CoMP技术的原理,提出一种新的调度方法,并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优化。3.仿真实验法:运用MATLAB等仿真工具,对新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对CoMP技术在LTE-A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技术优势和实现方法。2.总结和归纳已有的CoMP调度算法和方法,挖掘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3.提出一种基于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的新调度方法,对系统容量、用户体验等性能指标进行优化。4.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新调度方法的有效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五、研究难点本研究的主要难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如何找到一种既能充分利用CoMP技术优势,又能保证系统性能的优化调度方法。2.如何在调度过程中平衡多个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优的系统性能。3.如何通过仿真实验对新调度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准确评估,并提出可靠的结论和分析。六、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的进度安排如下:第一阶段:完成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撰写开题报告。第二阶段:根据理论分析,提出一种新的调度方法,并构建数学模型。第三阶段: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新调度方法的有效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第四阶段:撰写毕业论文,并准备答辩材料。七、参考文献[1]陈英.基于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的无线网络调度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18.[2]M.Osman,S.A.Alshebeili,andH.T.AlSabbagh,“JointSchedulingSchemeforCoordinatedMulti-Point(CoMP)-EnabledLTE-AdvancedNetworks,”IEEEAccess,vol.6,pp.7677-7695,2018.[3]Z.Wen,Z.Zhang,X.Yang,andJ.Pang,“SpatiallyJointResourceAllocationforCoordinatedMulti-PointTransmissioninHeterogeneousNetworks,”IEEETransactionsonMobileComputing,vol.16,no.6,pp.1495-1507,2017.[4]Y.Ming,Z.Liu,Y.Qin,andK.Niu,“DynamicInterferenceManagementforHeterogeneousCellularNetworksWithCoMP,”IEEETransactionsonVehicularTechnology,vol.64,no.1,pp.59-71,2015.[5]M.ElHossany,R.Zaghloul,andA.ElKeyi,“ANewCoordinatedSchedulingforLTE-AdvancedSystemsbasedonWeightedThinningAlgorithm,”in20198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alEngineering(ICEENG),pp.148-151,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