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工作方案.docx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工作方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工作方案[导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工作方案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我县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根据《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实施意见》精神,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做深做实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要求,紧紧围绕“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响品牌,强化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为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县、乡、村三级完成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明确主导产业,改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完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力争现代农业产业标准化基地达到45万亩,畜禽标准化养殖场达到185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25个。到2027年,县、乡、村三级完成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合理,进一步改善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健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力争现代农业产业标准化基地达到50万亩,畜禽标准化养殖场达到23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27个。到2029年,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明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体系健全完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区域公共品牌发展成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群众收入逐年提升,力争现代农业产业标准化基地达到55万亩,畜禽标准化养殖场达到28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30个。(三)基本原则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资源禀赋实际,高规格、高起点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融合发展、要素集聚。要抓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聚有利要素,形成健全的利益联结机制。夯实基础、协同发展。加强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破村域、镇域、县域界限,统筹考虑,实现产业基地建设有规模、有质量、有品牌、有效益。二、主要内容(一)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布局XX产业:以8个乡镇为核心。生猪产业:以12个乡镇为核心。XX产业:以XX产业园为核心,推进灵西北路XX产业带、中南路XX产业带建设,构建五个XX产业片区。优质粮油:在沿线建设优质大米工程生产示范区。推进浓香型油菜基地建设,“双低”油菜基地建设,青储玉米基地建设。蔬菜产业:建设县城近郊高品蔬菜基地;XX近郊商品蔬菜基地;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XX地套种蔬菜基地;富顺镇等乡镇食用菌生产基地;特色蔬菜基地和蔬菜立体种植基地;时令蔬菜基地;加工原料蔬菜生产基地;种养循环蔬菜基地。2.梯次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构建园区建设“1+2+5+N”梯次推进体系。以发展优势主导产业为突破口,紧扣XX、生猪、XX和优质粮油、蔬菜“3+2”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着力建设中国最大的XX种植基地、全国领先的XX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XX优质大米基地、XX优质商品蔬菜基地,重点培育XX生猪种养循环产业园、XX州XX产业园、优质粮油产业园等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园区。要突出特色、错位竞争、差异发展,立足县域东南西北中五路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规划建设XX“一带一园一镇”、百万头健康猪业产业园和XX“一园三带五片”,构建“五路共进、全域振兴”发展新格局。3.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基地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规模化发展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进XX、生猪、XX、粮油、蔬菜等现代农业产业带集中连片发展。重点建设100万头生猪产业园、30万亩优质大米基地、15万亩“双低”油菜基地、10万亩优质浓香型油菜基地、10万亩XX基地、5万亩优质蔬菜基地、5万亩XX基地。(二)着力优化现代农业生产体系1.夯实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深入开展“四网”(田网、路网、渠网、电网)建设,实现“田成网、路相通、渠相连”,达到“涝能排、旱能灌”,满足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农业生产。通过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生态修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标准化养殖、数字农业等项目,着力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规格、高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养殖基地。到2025年新建成高标准农田30万亩。2.优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完善的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强化农技人员技术服务能力。整合县域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