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高压喷射注浆法的公路地基处理施工探讨高压喷射注浆法的公路地基处理施工探讨【摘要】高压喷射注浆是一种传统的方法,它具有加固强度高、加固体形状可控的特点,是一种高效、多用性加固技术,广泛应用于公路地基加固处理。文章介绍了高压喷射注浆的特点、工艺类型、施工工艺,探讨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防治措施,以供同行交流。关键词:高压喷射注浆公路地基处理施工工艺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高压喷射注浆是一种十分成熟的地基处理技术,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现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公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中。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具有加固体强度高、加固体形状可控、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特别适应于粘质土、有机质土及特殊粗粒土地基的处理。根据不同的射流移动方式,高压喷射可分摆喷、定喷、旋喷三种。摆喷时,喷嘴以一定的角度正反摆动,同时提升并喷射;定喷时,喷射方向固定不变,喷嘴边喷射边提升。这两种方法通常用于防渗。旋喷时,喷嘴边喷边旋转边提升,这种方式形成一个圆柱体加固体。主要用于地基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本文对高压喷浆注浆技术在公路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1高压喷射注浆法分类高压喷射注浆施工工艺主要有单管法、二重管法、三重管法、多重管法等。单管法是指采用一个喷浆管进行喷浆作业,适应于较小桩径,成桩桩径一般在0.3~1.0米。二重管法是指采用同轴双通道二重注浆管复合喷射高压水泥浆和压缩空气两种介质,其中水泥浆液为主射流,压缩空气环绕在射流四周,组成一股高压空气包裹水泥浆的复合射流,其成桩直径在0.6~1.5米。三重管法是指采用三重管分别注入空气、水、水泥浆液,利用高压水流与空气组成的复合射流冲切土体,使其产生空隙,然后喷射浆液搅拌成桩,三重管法成桩直径为0.8~2.0米。多重管法的喷管由多根组成,包括输水管、输气管、输浆管、泥浆排出管、探头导线管等。多重管法利用向上提升并摆动的超高压射水流切削土体,让其变成泥浆,然后利用真空泵将泥浆抽出,如此反复切削抽排泥浆,土体内便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隙。再利用喷嘴旁边的超声波探头探测出空隙的形状、大小。最后根据具体需要选用适当的填充材料,如此,便可在土壤内形成一个大直径桩体。2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2.1施工工艺2.1.1钻机就位场地整平后测量放出桩位,然后将钻机移动到桩位处,调整钻机位置让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施工时,旋转喷管应该竖直,其倾斜度不得超过1.5%。2.1.2钻孔为了让旋喷注浆嘴顺利进入到预定土层,在桩位处钻孔至设计位置,单管旋喷施工一般采用76型旋转振动钻机,其钻孔深度可以达到30米以上,这种钻机适应于标准贯入度小于40的沙土及粘性土。2.1.3插管钻孔完成后将喷浆管插入到设计位置,当使用76型钻机时,在钻孔的同时便可完成插管作业。若采用地质钻机,钻孔完毕后应该拔出岩心管,然后再将旋喷管插入到预定位置。再插管的同时可以射水,以防止喷嘴堵塞,但是喷水压力不得过大,以防孔壁坍塌。2.1.4喷射作业喷浆管插到设计位置后,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及设计规定的相关参数进行喷浆作业。喷浆应该自下而上,连续进行。喷浆作业过程中应该要注意检查浆液的初凝时间,注浆量、喷射压力、旋转提升速度等,必须确保这些参数与设计相符。施工时应该及时做好记录,绘制作业过程曲线。2.5冲洗施工完成后应该及时将机具设备、注浆管道等清洗干净,确保管道内、机器内没有水泥浆液残余。2.6撤移机具施工完成后后将机具移动到新的桩位,重复以上操作。2.2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前应该要对高压设备及管道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压力机排量满足设计要求,管道密封良好,管内及喷嘴无堵塞。喷射注浆时,应该注意开始提升注浆管的时间,必须等水泥浆前峰流出喷头后方可提升注浆管。采用清水旋喷钻进成孔,当钻进到超过桩底设计标高1米位置时,座喷一分钟,然后再以一定的速度边旋转边提升喷浆管进行喷浆作业。开始喷射注浆的孔段要与前一孔段有一定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厘米,避免桩体脱节。喷射注浆应该连续,当出现机械故障或者停电等意外情况不得不中断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4个小时。停喷后应该及时冲洗清理机具与管道,以防止下次钻孔喷浆时出现阻塞。高压旋喷施工完成后,桩体顶部由于浆液的析水与收缩通常会出现凹陷现象,应该及时采用适当的水泥浆回灌,回灌前应该将表面清理干净。每一根桩都按照配合比要求单独配制浆液,浆液量必须满足一个桩的用量。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单桩浆液量及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制,搅拌必须均匀充分,水泥浆的搅拌时间不得少于三分钟。水泥浆液拌制完成后应该通过过滤、清除杂质后方能使用。水泥浆液配制完成后应该及时使用,当浆液停滞时间超过初凝时间后,必须废弃,不得使用。3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