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脱贫攻坚基本情况及总结.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村脱贫攻坚基本情况及总结.docx

村脱贫攻坚基本情况及总结.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村脱贫攻坚基本情况及总结村脱贫攻坚基本情况及总结一、基本情况:东升村位于柏杨坝镇西南方,国土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5亩,林地面积9800亩,2019年户籍人口共377户,1529人,有3个党小组,党员29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主职干部1人,其他干部4人,村委纪检委员、组织委员纳入定补干部,现有定补干部4人,后备干部3人,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1.驻村工作情况:东升村驻村工作单位是柏杨供电所,下派3人,连同村支两委共组建8人尖刀班,实现了一组一干,充实了驻村力量,为脱贫攻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2.脱贫攻坚数据:2014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389人;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19户412人,脱贫11户43人;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426人,脱贫14户50人;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424人,脱贫9户39人;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9户445人,脱贫23户87人;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432人;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19户427人,脱贫1户6人;目前全村已脱贫122户430人,未脱贫贫困户1户6人,贫困发生率为0.6%,村内达到脱贫摘帽的标准。3.易地扶贫搬迁:2016年度集中安置5户,分散安置6户;2017年度集中安置10户,分散安置6户;2018年度集中安置3户,分散安置2户,三年共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2户,目前入住32户,入住率100%。4.危房改造:2017年起,共计12户,其中四类对象11户,非四类对象1户,目前已完工12户,入住12户,实现了应改尽改,危房改造达到清零标准。5.产业发展:本村产业主要以药材为主,目前全村发展30亩,年产值80000元(三年见效),其中村集体经济链接贫困户28户,实现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6.综合保障:全村低保户共计82户129人,一类低保69户106人,二类低保6户11人,三类低保7户15人。五保户6户6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全村残疾人111人,一二级重残52人。7.健康扶贫:2019年开展健康体检3次,体检人数434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20户,享受慢性病政策34人,重病人数29人,住院报销方面均达到报销比例。8.教育扶贫:全村共有在校学生216人,其中贫困户学生92人,其中贫困户大学生16人、高中(中职)24人、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169人,贫困户义务教育市内就读74人、市外就读学生18人,教育资助实现了全覆盖。9.存疑户1户4人;国扶办边缘户0户0人,脱贫监测户1户6人,佐证信息收集完备。10.全村整户无劳力的15户18人,采取的措施为:低保及五保。11.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18年饮水、交通补短板共计投入1043152元,2019年新增饮水29488元,目前全部完工,实现了通村主公路得到硬化,村小组路通砂石路的基本要求,解决了村民出行、饮水困难问题,补短板项目实现了清零的目标。12.本村留守儿童46人,留守老人27人,留守妇女12人,采取的措施为:结对帮扶。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自2017年以来,经过驻村领导多次实地调研,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群众走访座谈,结合村情实际,确定了“抓搬迁、种养殖、促务工、搞三讲”的扶贫工作思路,力争用3年时间真抓实干,使村容村貌大改观,村民走上致富路,建成家富、人和、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抓搬迁,改善居住条件“挪穷窝”由于前期精准扶贫工作没有具体的项目及资金扶持政策,但柏杨坝镇给镇下各村开了口子可以建村级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我们认为这个政策才是能够真正惠及群众个人的,因此,驻村扶贫工作首先确定了抓搬迁。经过实地调研,确定在东升村交通便利的沙树坝规划移民搬迁安置点。规划建设10户,实施10户搬迁户,设计两户连体二层建筑,每户按每人25平米,客厅、卫生间、厨房配置齐全。到目前为止已全部入住。2.建药园,特色产业增收“换穷业”抓搬迁解决了住房的问题,如何让群众利用现有土地增收成了摆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面前的又一大难题。东升村土地条件差,发展的都是传统农业,无特色农业产业。为此结合东升村实际,书记、班长亲自调研,亲自考察,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引进大黄、云木香、黄柏等中药材,发展种养殖产业。由于该产业投资大(每亩前期需投资4000万元以上)、见效慢(大多三年成熟)、有一定技术要求,因此我们组织村人才先试点搞30亩,由驻村扶贫工作队协调流转土地,帮助各位乡土人才到恩施做技术指导。目前,已完成30亩的种苗种植,成活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通过3年努力,实现亩产值1.5万元以上。该产业若取得成功,届时鼓励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发展,力争使种养殖产业成为促进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畜牧养殖、烟叶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3.促务工,推进劳务输出“转穷路”东升村青壮劳力大多学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