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中物理教案(多篇).docx

初中物理教案(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物理教案(多篇)【摘要】初中物理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初中物理教案篇一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d.化学反应:2h2o===2h2↑+o2↑产生位置负极正极体积比2:1质量比1:8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h2o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水的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2h2o===2h2↑+o2↑(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co2==h2co33、水的污染:(1)水资源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2)水污染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最新初中物理教案篇二教学要求:1知道浮力的概念。2理解物体浮沉条件。3掌握浮力的实质、方向。4能正确运用浮力的实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重点:(1)浮力的概念及其实质。(2)物体的浮沉条件。难点:正确运用“压力差”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教学模式:实验、设问、讲解、练习教学时间:1课时。实物及实验器材:(1)投影仪一台,透明胶片数张。要求把板书、练习题课前写在胶片上,以减小课堂上书写时间。(2)演示弹簧秤一把。(3)500毫升烧杯三个,分别装400毫升的清水、饱和食盐水、酒精。(4)乒乓球2个,其中一个装细砂,用作悬浮演示。(5)边长为5cm的立方体红砖一块。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师:为什么船、木块能浮在水面上?生:船、木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师:沉在水底的石块有没有受到水向上托的力?生:部分回答有,部分回答没有。教师演示课本图8—27实验,回答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本节课所讲的浮力。二、讲授新课1、什么叫浮力?(板书)(1)先演示石块放在清水中,让学生知道石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2)然后把石块放在饱和的食盐水溶液里,说明石块也受到盐水向上托的力。(3)最后把石块放在酒精里,让学生进一步知道,石块放在酒精中时,同样也受到酒精向上托的力。师:从上述的实验,请同学们说出什么是浮力?生: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师:物体在空气里有没有受到向上托的力?氢气球脱手后为何会上升?生:物体在空气里同样受到向上托的力,所以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板书)2、用实验引动学生第一、用弹簧秤和细线系着体积相同的规则的铁块,不规则的石块,干木块等,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在水中游泳时感觉水有向上的托力等感性认识出发,逐个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浸在水中物体要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从而纠正“轻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上浮的,所以受到浮力的作用;重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下沉的,因此不受浮力作用”的错误观点。第二、通过演示规则铁块和不规则的石块随着浸入水中体积的增大,弹簧秤的增数减小——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后,深度增加时弹簧秤示数不变——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在任何深度的浮力都相等”这一本质联系,从而摒弃那种“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成正比”的错误认识。第三、通过观察铁块和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示数减小相同这一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相同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相同”这一本质联系,摒弃那种“浸没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质量、密度、形状等有关”的错误认识。第四、通过观察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弹簧秤的示数为零的现象,使学生了解: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第五、在以上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P144“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表面在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