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中考物理中复习《压强》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骊蓉****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2018中考物理中复习《压强》教学设计.doc

2017-2018中考物理中复习《压强》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7-2018中考物理中复习《压强》教学设计2017-2018中考物理中复习《压强》教学设计2017-2018中考物理中复习《压强》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中考复习《压强》教学设计平罗回中杨婷婷2018年3月30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中考总复习《压强》(1课时)课标对本章要求: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例如:估计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本章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压强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四块知识点。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引入物理概念。学情分析:通过八年级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本章的基本知识点有所了解,会通过压强公式计算压强大小,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也能粗略表述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对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其应用也有所认识,也知道流体的压强还与流速有关。通过两年的物理学习,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能很好的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简单探究实验,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观看视频、观察现象、操作实验、列举事例甚过于听老师枯燥的讲解,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学生普遍存在懒于动手,不善表达的问题。对知识点的记忆不够深刻,对本章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到位,一知半解不求甚解,不注重知识应用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只注重知识本身而忽略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还较弱,这些也正是考试拿不到高分的症结所在,需要老师引导启发、监督记忆、指出问题、纠正习惯。教学策略:本课以回顾旧知识,解决学生疑惑及易错点、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为目的。凸显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主题地位,通过少讲多练的方式让学生动起来.本节课遵循的原则是: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掌握不扎实的当堂默写,中考的重点热点多练,学生易错的点强调且必须当堂消化吸收。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应用媒体播放视频、图片,将多媒体技术与学科特点相结合,增加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应用授课助手传频技术,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通过演示实验法,吸引学生中注意力,体现学科特点。用知识树的形式呈现本章的知识点使知识脉络清晰。用听写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实记效果,全员参与不留死角。用试题刺激学生挑战的热情,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教法与学法:教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演示实验法、讨论归纳法、讲练结合法。学法:默写回顾、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法、练习应用法。教学用具:电子白板、微小压强计3个,透明盛液筒两个,饱和盐水,清水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回顾能表述压强的物理意义,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及估算。2.通过公式分析能说出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分析事例能说出改变压强的方法.3.通过实验分析能表述液体内部压强的规特点,能说出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并通过公式进行定性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压强的物理意义及定义、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的计算、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教学难点:1、压强的计算2、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播放《蛟龙号潜海》深海工作视频提问:人们探究深海为何如此困难?潜水艇在深海为何会有内爆的危险性?重温历史时刻思考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勾起学生回顾旧知识的欲望。活动一一、考点剖析考点一:压强的计算考点二:改变压强的方法考点三: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实验考点四:大气压强的应用二、知识点梳理以知识树的形式展现本章重要知识点:物理意义:活动:压铅笔实验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学生聆听中考动向学生直观了解本章的知识框架做一做:做压铅笔实验想一想:两只手受到的压力相同吗?两只手指感受一样吗?学生明确中考对本章的考察方向及考题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本章复习。知识树的形式让学生对本章知识框架更加清晰。通过实验感受压强的不同。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二定义式:引导学生寻找压力与重力的关系面积的换算1m=100cm12m2=(100)2cm21m2=104cm2估算出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