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小班教案(通用)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儿园小班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认识私家车的基本外形特征;2、告诉幼儿私家车的基本好处;3、教育幼儿园坐私家车时的安全常规。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二、教学准备大挂图、字卡、磁铁、图片、小车头饰三、教学过程1、游戏《手指动动动》集中幼儿注意力;2、提出问题:“车有很多种、有什么车呢?”引出主题;3、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发言、有次序及有目的的出示字卡;4、简单复述“私家车”外型特征、适时教读字卡;5、和幼儿浅谈有私家车的好处,个别提问幼儿家里有私家车的幼儿:“家里的车是什么颜色的?和图里的一样吗?”“有和家人坐私家车到哪里?做了什么?”6、给幼儿的谈话小结、告知幼儿坐车要注意安全等知识,并且认识私家车。7、组织幼儿玩游戏《小车进山洞》。玩儿法:4个幼儿一组、搭肩膀开车过山洞,请六位小朋友手拉手做山洞,唱着歌儿让“小车”进山洞。8、结束游戏:表扬上课认真、遵守纪律的小朋友、奖励小礼物。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汽车”主题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地将自己的玩具带回了家,不同的是,通过这几周的认识,孩子们知道了自己带的是什么汽车,同伴带的是什么汽车……孩子们对马路上汽车的'种类、用途、汽车的发明、构造、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谈到汽车,他们的话题开阔了。通过汽车这一幼儿喜欢的载体,进行的美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快乐,从中也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在次活动中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关于汽车这个话题,一直以为比这些孩子懂得得多,在这30多位孩子的面前,我和他们的关系也只是半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可见老师的知识储备是很重要的。幼儿园小班教案篇2l目的:1、通过动手制作彩色项链,训练幼儿对色彩的视觉敏感度2、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能自由地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并能较清晰地分辨出明显特征的红、黄、蓝、绿等几种颜色3、在游戏活动中轻松地学习粘贴纸条的技能方法,激发幼儿动手的乐趣,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l准备:1、故事背景一个2、作品范例一个3、各种彩色纸条若干4、固体胶或浆糊l过程:1、讲故事引出主题(展示作品范例)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串美丽的项链,你们想知道这串项链是谁的吗?那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有关项链的小故事(提出问题)师:故事还没有讲完,好心的小鸭要是挨批评了多可怜呀,我们想一个办法来帮助它吧!2、教师引入活动(再次展示作品范例)师:要不我们一起来帮助小鸭,帮它做一串美丽的.项链吧(介绍所要用的材料、重点观察不同的颜色)师:小朋友看这些彩色的是什么呀?有哪些颜色你都认识呢?师:还有什么呢!(教师操作,幼儿观察整个制作过程)3、幼儿进行独立操作师:请选择你喜欢的彩色纸条,然后我们一起来制作吧4、评价结束活动师:让我们戴上我们漂亮的项链展示给我们的小朋友吧幼儿园小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知道餐前要用肥皂洗手,生食瓜果须先洗净并去皮。2、不贪吃街头小吃,初步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5、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难点:理解个人卫生对自身的重要性。活动准备故事《小明放学后》及相应挂图;苹果;先了解幼儿在回家的途中是否有吃零食的习惯。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一定都有过肚子疼的经历,可有时候却不知道为什么疼。今天我们班上就来了一位肚子疼的小朋友,看看你们能不能帮他找出原因?二、基本部分1、师讲故事:《小明放学后》。2、幼儿看图,师提问,寻找小明肚子疼的原因。(1)妈妈接小明回家,路上小明说有点饿了,他吃了什么?(2)回家后,他又吃了什么?苹果是从哪里拿的?苹果上面有什么?吃苹果前他的手洗了没有?(3)吃了羊肉串和苹果后,小明怎么啦?医生对他说了些什么呢?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这些东西不能吃?吃东西之前需要做什么?4、师小结:今天我们帮助小明找到了肚子疼的原因,知道了个人卫生对身体有多么重要,所以请你们以后一定注意:不随便吃路边食品和没清洗过的水果。5、实践活动:吃苹果。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品尝苹果,在吃苹果之前要干什么?6、幼儿洗手,教师削苹果,然后大家品尝苹果。三、结束部分活动延伸:《我是小小监督员》。鼓励幼儿回家后将故事讲给家人听,把自己良好的`卫生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并时刻监督大家保持这样的好习惯。教学反思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容易理解。活动中还发现有不少幼儿不好意思指正小明身上的缺点,这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