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司盈余管理——对“灰色会计”的理性运用一、对盈余管理的基本认识从广义上来讲,盈余管理通常所指的会计政策选择和应计项目控制外,还包括游说准则制定机构影响或改变公认会计原则、投资和筹资决策的时机选择,以及对内部管理会计报告中利润数字的操纵等。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会计造假是企业管理当局蓄意的欺诈行为,而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行为,已成为世界各大公司财务经理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盈余管理具有以下特征:1、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允许范围内进行的,是以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为手段来实现的,是合规合法的。但应当有一合理的“度”。2、盈余管理是一种长期行为,从较长时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余,但会影响企业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它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财务报告中的盈余,而不是企业实际的盈余。3、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包括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和高层管理人员。而会计造假的主体可能是企业管理当局,但在很多情况下是个别高级管理人员所为,在目的上具有非法占有和挪用公共财产的不良企图和动机。4、盈余管理的受益者通常是企业管理当局,有时还会使股东、员工收益。但受害者通常是政府,如少缴税款或拖欠税款的缴纳。因此,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概念,掌握盈余管理的技巧是财务经理水平的体现,会计准则的不够完善、企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使得盈余管理总是具有一定的机会和空间。盈利品质的恶化,腐蚀了财务报告的品质。企业的管理服从于操纵,而诚信则臣服于虚幻。许多公司的财务报告游走于合法与非合法的灰色地带,会计原则被盗用,经理人美化账面,使盈余的报道反映经营阶层的愿望,而非公司营造的实际绩效。——ArthurLevitt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观动机)2、债务合同的约束在企业与债权人签订借款合同时,债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往往规定了很多限制条件,如不准发放超额股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不得低于特定水平等。因为企业违约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当企业觉察到其会计报表数字已经违反或将要违反规定的条件时,企业会进行盈余管理,以减少违法债务合同的可能性。3、合理避税的考虑这是盈余管理最明显的一个动机,尤其是在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日益重视“现金流量”的时代,节约现金支出就等于增加了企业的营运资金。4、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企业盈余变化很大,给人以不安全的感觉,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中,可能会使得这类企业缺乏吸引力。企业管理当局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往往会进行盈余管理,以丰补歉,平滑收益,以给人以稳健的印象。5、避免巨额的政治成本政治成本是指企业由于政治原因而负担的支出,这一点在大企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当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时,就会受到社会公众对政府部门过多的关注,如政府部门会对其征收高额税收或对其进行其他限制。此时,企业会通过盈余管理回避相应的政治成本,如2000年年初的各大产油公司的减少利润的措施。财政部在1999年的财政检查中发现,9家被抽审的烟草企业有7家虚减利润,其中新疆烟草公司虚减利润2492万元,曲靖卷烟厂虚减利润44744万元,而其他业绩平平的行业没有集中性的虚减利润现象。此外,高级主管的变更、新股上市(IPO)等也会产生盈余管理行为。6、基于盈利预测的盈余管理(迎合证券分析师的预测而产生)三、产生盈余管理的客观条件(2)减值金额——主观判断的结果2001年许多巨亏公司都充分运用了减值会计政策,一方面对历史假帐作了冲销,另一方面为下年扭亏留下了空间。亏损一年的避免ST,ST避免暂停上市,暂停上市的避免退市。如科龙、万家乐、康佳等报亏原因一是消灭假帐和潜亏,二是计提秘密准备。(二)财务策划的存在(三)会计原则固有的缺陷3、谨慎原则会计人员完成了从“摄影师”——“化妆师”——“魔术师”的苦苦修炼过程。四、盈余管理的模式五、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法1、折旧政策的变更——利润的调节器2、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3、坏帐损失方法的变更4、合并政策的变更5、变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二)利用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调整1、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2、提前或推迟确认费用的盈余管理(三)利用关联方交易——极具隐蔽性的盈余管理手段结果:(1)中科健2002年报显示,该公司外购材料有14.90亿元时通过EZ公司采购,占到该公司整体外购材料的54.27%,而2001年只有22.38%;(2)EZ公司2001年税后利润增长超过150%;(3)EZ公司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从注册时的100万港元到目前的1.8亿港元净资产左右的水平;(4)毛利率:波导股份为23.51%,厦新电子为44.98%,TCL为28%,但中科健只有9.31%。(5)EZ公司还与韩国三星协议独家代理中国分销,此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