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真题】.doc
上传人:睿达****的的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真题】.doc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真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8/NUMPAGES总页数8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真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A.磐石(pán)亘古(ɡèn)默契(qì)群蚁排衙(yá)B.荒缪(miù)筹划(chóu)赫然(hè)兀兀穷年(wù)C.彷徨(pánɡ)暑名(shǔ)鞠躬(jū)迥乎不同(jiǒnɡ)D.涉猎(shè)迭起(dié)澎湃(bài)妇儒皆知(rú)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预警假寐喂罪潜逃据为已有B.安详俯冲怪涎不经神采奕奕C.障碍羞怯恋恋不舍大相径庭D.恩赐虐待无所顾纪提心吊担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专家指出,不要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B.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C.犯罪分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持刀劫持人质,被我公安干警当场击毙。D.张一山拍戏遭居民大爷臭骂踹车,他尴尬地笑着,低眉顺眼地躲到一边。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书法比赛等活动走入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师生重视起汉字书写。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A.①拟人②比喻③夸张④复沓B.①互文、排比②对偶③比喻④对偶C.①比喻②对偶③夸张④对偶D.①互文、对偶②顶真③拟人④复沓6、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每天拿出点时间读一点好书②是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的③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④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⑤是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的A.③④①⑤②B.④①②⑤③C.③④①②⑤D.④②①⑤③7、古诗文默写。(1)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3)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4)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5)《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请教。(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原句填空)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山门圮于河圮:__________(2)可据理臆断欤臆断:__________(3)但微颔之颔:__________(4)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5)但手熟尔但: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______(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_______3.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4.两文都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甲)文通过作者的议论总结出________的道理;(乙)文借卖油翁之口告诉人们_______的道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