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与贸易金融变量关系研究之专题讲座.doc
上传人:含秀****66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16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制度变迁与贸易金融变量关系研究之专题讲座.doc

制度变迁与贸易金融变量关系研究之专题讲座.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1132020年6月23日制度变迁与贸易金融变量关系研究之专题讲座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制度变迁与国际贸易、金融变量关系研究专题第一讲制度经济学简介第二讲制度变迁理论第三讲制度变迁与当代中国第四讲制度变迁、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第五讲制度变迁、金融协调与经济增长第六讲制度变迁的相关经验研究第一讲制度经济学简介西方经济学从学派上可分为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两大派别。主流经济学派包括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和凯恩斯经济学等;非主流经济学派包括历史学派,制度学派和激进左派等。可见,由制度学派所创立的制度经济学属于非主流经济学。一、制度经济学的由来制度学派是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一)历史学派1.老历史学派。盛行于19世纪40—60年代(古典经济确立和成为主流经济学时期)。德国历史学派是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反对派而产生的。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特(1789—1846),历史学派的先驱;罗雪尔(1817—1894)、希尔德布兰德(1812—1878)和克尼斯(1821—1898),历史学派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历史学派的主要观点: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各个民族经济发展特殊道路的科学;反对古典经济学派所主张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具有一般规律的结论(正如一件衣服不能适合一切人的身材一样),等。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上,主张用历史方法来研究,即要对社会经济制度进行更多的归纳的历史研究;反对古典经济学派用抽象演绎法研究经济学,等。2.新历史学派。盛行于19世纪70—80年代(新古典理论—边际主义产生和成为主流经济学时期)。新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施莫勒(1838—1817)为领袖,布伦坦塔(1844—1931)、瓦格纳(1835—1917)、谢夫莱(1831—1907)和毕歇尔(1847—1930)等人为中坚人物。新历史学派的主要观点:新历史学派继承了历史学派的衣钵,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上,她们认为,历史资料所能说明的是各个不同时代的经济制度和民族经济形态的特殊情况,否认经济规律;强调伦理道德、法律和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倡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反对经济自由主义。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上,依然把历史归纳法作为研究社会经济的根本方法,将历史方法与演绎方法完全对立起来;同时,还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并将其称为历史统计方法。(二)制度经济学学派新历史学派由于将历史归纳法推向极端而距离科学方法论越来越远。这最终决定了它在一战后随着德奥帝国的崩溃而淡出历史的结局。但其经济思想的影响尤在,并成为制度经济学的思想渊源之一。1.老制度学派。老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凡勃伦(1857—1929),制度主义的创始人,曾受教于克拉克(1847—1938,历史学派代表人物克尼斯的学生她并没有继承历史学派的衣钵,而是运用”抽象演绎法”构建经济理论体系,成为边际学派在美国的领军人物。她把历史学派的思想引入美国,搭建了德国历史学派与美国制度主义之间的思想通道。),并将历史学派的思想在美国加以传播和发扬,创立了制度主义经济学。康芒斯(1862—1945)、米歇尔(1874—1948)、阿里斯是制度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是西方国家中资本主义的后发国家,19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结束后,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真正确立;19世纪末期成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经济学没有经历过古典经济学的阶段,19世纪末期才产生了以凡勃伦为首的老制度主义经济学和以克拉克为首的美国边际主义经济学。制度学派的主要观点:凡伯伦在《有闲阶级论》、《企业论》、《论现代文明中科学的地位》、《工程师和价格制度》、《不在所有权》等著作中创立了一套制度经济理论体系,为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以后所有制度经济学家遵循的”凡伯伦传统”。”凡伯伦传统”指:一是主张建立以研究制度演进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理论。在凡伯伦看来,历史是进货的、演进的,不是静止的;社会的发展就是制度的发展,经济制度只是它所存在的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变化受许多即满足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非经济文化因素所制约。她认为经济学应是一门进化的科学,应以研究制度的演变为目标。二是主张从制度或结构上来改革资本主义社会。凡伯伦认为,在人类经济生活中有两种制度,这两种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机器利用(现代工业体系)”和”企业经营”。机器利用是现代经济的决定性因素,它引发了诸如工厂制度、大规模生产、信用制度等一系列与工业革命相关的制度变革,机器利用的目的是无限制的商品生产;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企业的最大利润。大机器大工业时期,市场不能随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