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的结婚习俗.docx
上传人:听云****君哇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景颇族的结婚习俗.docx

景颇族的结婚习俗.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景颇族的结婚习俗关于景颇族的结婚习俗公巴莱,即过草桥:这是景颇族婚礼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礼仪。这个习俗的由来,据说是从景颇族的先人宁贯杜娶龙王的女儿为妻,并用“公巴草”驱除了龙女身上的腥味的传说而来。所谓的草桥是在新郎家的门前,搭起长2—3米,宽15—20厘米的桥,并在桥的两边栽上大叶的“公八草”草丛。草丛中立有木桩,每个木桩代表一个鬼,如祖先鬼、婚礼鬼等等。新娘要由新郎的弟弟或者侄子引领过草桥,意在洗去新娘身上一切不好的东西,希望新娘婚后身体健康、勤劳聪慧、多子多福。旧时,景颇族人认为,如果不过草桥,不举行仪式,不算正式结婚。“膳丁”和“看追”仪式:举行婚礼的第二天早上,新娘要酿制水酒,10天后新娘新郎带上酿好的酒到女方父母家举行“膳丁”仪式。同时带上两大包糯米团表示团结,20—40个熟鸡蛋表示洁白真诚,包好成双成包的春菜表示婚礼仪式已圆满结束,已成一家人。这些礼品都用芭蕉叶细包扎,其扎法非常讲究,表示吉祥如意,相亲相爱,人丁兴旺。完了“膳丁”礼后,新娘在娘家短住几日。过后,新郎再送一此酒礼称为“看追”,所送礼品与“膳丁”大致相同。景颇族青年男女结婚的形式有多种,各种结婚形式之间有较大的差别,每种形式都独具特色,耐人寻味。明媒正娶是景颇族青年男女结婚的主要形式。当青年男女深深相爱后,经过一定的礼仪,双方商定了彩礼的数目和结婚的日期。届时,女方请媒人、舅父和亲朋好友把新娘送去成亲。举行结婚仪式时,要请歌手来演唱《结婚歌》,并按歌中演唱的习俗和程序举行仪式。《结婚歌》是景颇族的许多关于婚姻方面的古老传说,它概括了婚姻习俗的全部内容,也含有对新郎新娘祝贺和祝福的内容,实际上是一部口承的景颇族婚姻习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