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4周小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岚风****55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4周小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4周小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10分钟自助4.1班级姓名一、古文阅读子奇治阿(阿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②以赈③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译文: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王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齐王问:“你怎么知道的呢?”回答说:“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到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井井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亲带儿子,哥哥带弟弟,以自己家的兵器战斗,于是打败了魏国军队。1:解释加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追者反曰反()(2)库无兵,仓无粟兵()(3)出仓廪()以赈()贫穷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线标出来。(2分)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二、作文审题如今城市交通中,还存在着一些机动车闯红灯、不走机动车道等违章行为,行人也存在着不走斑马线、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等行为,对交通警示牌视而不见。有人说:在新加坡随地吐痰,可能被处以最高500新元(约2300元人民币)的罚款或在劳动法令下受罚或两者兼施;乱扔垃圾,有可能被处以最高1000新元的罚款或是在劳动法令下受罚或两者兼施,所以该国公民守法意识很高。也有人列举了某城市中的普遍现象:机动车主动停车避让斑马线上横穿马路的行人。并对此加以评论:“不是说我们的交通怎么不好,相比于过去,我们的交通状况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今后也许行人、司机都懂得遵守规则了,城市交通安全就不再是问题了。”语文10分钟自助4.2班级姓名一、古文阅读蔡文姬求情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文姬③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4\*GB3④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日:“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日:“诚实相矜,然文状=5\*GB3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6\*GB3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②当:判决。③文姬:蔡文姬。=4\*GB3④使驿:使者。=5\*GB3⑤文状:文书。=6\*GB3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⑦原:原谅,此指赦罪。[文化常识]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她的《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最为著名。翻译:董祀作屯田都尉的官职,触犯法律被判决死罪。蔡文姬面见曹操请求(赦免)他。当时大臣、名士以及从远方外国来的使者满满的坐在殿里。曹操对他的客人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门外,今天我请诸位见一见。”蔡文姬进来的时候,头发凌乱,光脚走路,向曹操磕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语意非常酸楚哀痛,众人都被她感动了。曹操说:“就算真的像你说得那么可怜,但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说:“明公您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被她的话感动,于是派人追回文书赦免了董祀的罪。[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诣_________②徒_________③厩_________④操感其言________2.翻译:①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②诚实相矜;③济垂死之命。二、作文审题有一次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游南岳,见到一座寺院遍种夹竹桃。这时夹竹桃盛开,游人不少,无不称赞夹竹桃的美丽。钱穆却愀然不乐,觉得这寺院没有前途了,因为夹竹桃最高不过三丈,寿命最长不过三十年,则三十年后,此寺院仍是一无所有。方丈作为一寺的主持人,他应该为该寺院种高可千尺,寿可千年的松柏。他为了短暂的繁华,不种松柏,而种夹竹桃,他的眼光如此短浅,如何能让寺院发展呢?语文10分钟自助4.3班级姓名一、古文阅读炳烛而学晋平公①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何不炳烛②呼?”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日:“善哉!”[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②炳烛:点燃蜡烛。[文化常识]师旷是个盲乐师,他名字叫“旷”,但不姓“师”,因为他是当时著名乐师,所以叫“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