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地球系统第一节行星地球1.太阳常数:当太阳辐射热垂直到达大气层上部,日地距处于日地平均距离时,其能量约为1.97cal/(cm²·min),常称作太阳常数。2.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使气流和水流的路径发生固定偏转,这种偏转效应在全球风系和洋流中都有明显反应,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3.潮汐:海水每天有规律地涨落称为潮汐。潮汐是地球上一种由于天文原因产生的自然现象。4.地球定位体系:地球自转轴与球面的交点成为两极。极点以外的任意一点都随着地球旋转而运动,旋转一周形成一个整圆,即纬圈。通过两级的半圆称为经圈。纬线和经线共同构成地理经纬网,称之为地理坐标。第二节地球的构造1.莫霍面:地壳与地幔的界线称为莫霍面。(平均地下33KM)2.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的界线称为古登堡面。(2885KM)3.软流层:地面以下距平均地面75~175KM处的上地幔接近顶部的位置有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减缓的层,推测此层地震波传播速度慢的原因是积累的热量是岩石软化并局部熔融,故称软流层。4.岩石圈:上地幔顶部与地壳构成了岩石圈。5.地文省三种类型:古老的地盾、地台地区、褶皱山系。第三节地球表层1.地球表层:地球表层是指由大气圈、生物圈、人群圈、土壤圈、水圈、岩石圈六大圈层基本上自上而下但又相互嵌合形成的地球圈层。地球表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2.大气环流:地球赤道地区和极地地区的热量差异,地表大气将发生大气环流。3.土壤是由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将矿物和有机成分组合成的某种层状的混合物。土壤的形成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土壤母质的破碎(风化)、动植物的腐化混合、土壤物质组合成土壤层。4.洋流的形成始因于海陆分布、温度和风,而洋流又反过来影响到沿途各地的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为暖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为寒流。5.区域:空间与空间之间存在差异,使这一空间范围区别于另一空间范围,这就是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具有某种经济和自然过程统一特征的连续空间范围。第二章基本地理过程第一节气候过程1.气候就是平均的或统计的天气状况,气候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2.在地球表层,各个地方的地面、大气和整个地气体系收入的总辐射量与支出的总辐射量之间的差值一般不为零,这个差额分别称作地面辐射平衡、大气辐射平衡和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影响全球辐射平衡量或收支的因素首先是地理纬度与季节变化,其次下垫面条件因海陆分布、土被性质、积雪程度、植被覆盖因素而不同,再次云量和大气成分也对辐射平衡有影响。3.大气环流:地面上不同地区的辐射平衡并不同,空气受热程度不一样,这样不同地区地面对空气的加热程度也就不均匀,从而产生局地风。全球辐射平衡的不一致,也就产生了大气环流。4.每个半球有三个主要的垂直环流圈,分别是气流在赤道附近上升、30度附近下沉的哈德莱环流;30度附近下沉、60度附近上升的第二环流圈费莱尔环流;60度附近上升、极地下沉的第三圈环流极地环流。5.由环流形成的全球性大气流动被称为行星风带,主要的行星风带有低纬度的信风(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它们把大洋的水汽带到内陆,把内陆的大气带到海洋,形成了海陆的水循环。6.洋流被认为主要是由行星风带拖曳而成的。大洋表面的海水在行星风带的作用下在大洋流动,由于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它们与盛行风向有一定交角并在大陆阻拦的联合作用下形成环流。7.气候变化:辐射因子、大气成分、水圈状况等的变化必将引起气候的演变。由于太阳黄赤交角、地球绕日轨道的偏心率和春分点位置的变化,引起地球上的辐射变化并导致气候变化。8.大气层吸收了大地的长波辐射,使得地球温度不祥月球那样昼夜温差很大,这就是温室效应。第二节水文过程1.水分大循环: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主要是海洋,从太阳获得能量,产生大量蒸发,蒸发的水汽被气流送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成液体或固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经过地面的产流、汇流、下渗等过程,形成地表或地下径流返回海洋,这就是水分大循环。2.水文过程:水文过程就是水文系统或水圈内部水分状态转化、运动过程。其中,蒸发、降水、径流与渗透往往被用于指狭义的水文过程。3.产生降水的物理原因:锋面降水、气旋降水、台风降水、地形降水。4.地表径流三阶段:蓄渗阶段;产流、漫流阶段;河槽汇流。5.由于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河网水系密度与分布形状的差异,以及水流汇集速度的快慢,使河道沿程接纳的水量有差异。河流中的水流在河面比河床上的流动快得多。第三节地貌过程1.泥沙运动:首先要启动地表的泥沙,这个过程从流体的动能传递给泥沙开始,泥沙在底床上滑动、滚动和跳动,构成流体中的推移质。当流速进一步增大时,泥沙跳跃更高,最终悬浮于流体中形成悬移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