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及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场及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学习教案.pptx

电场及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电势能(1)电场力做正功,电荷(无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从电势能较大处移向电势能较小处;(2)如果电荷克服(kèfú)电场力做功,那么电荷将从电势能较小处移向电势能较大处。例3.(2012·山东高考)如图所示,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yīdài)正电的点电荷。一带(yīdài)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A.带负电B.在c点受力最大C.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CD.例2.(2012·上海高考)A、B、C三点在同一直线(zhíxiàn)上,AB∶BC=1∶2,B点位于A、C之间,在B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当在A处放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所受到的电场力为F;移去A处电荷,在C处放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其所受电场力为()A.-F/2B.F/2C.-FD.FB.1.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c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与c关于MN对称,b点位于MN上,d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yǐxià)判断正确的是()A.b点场强大于d点场强B.b点场强小于d点场强C.a、b两点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D.试探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解析】等量异种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中每一个位置处的电场强度都是两个电荷形成的电场相叠加的结果,在MN直线上在两电荷中点处的场强最大,在两点电荷连线上,中点场强最小(在电场线分布稠密的地方电场较强)。可以判断B正确,A错误。电势差是电势的差值,由题意可知MN是两个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由左右(zuǒyòu)两侧电场分布的对称性知Uab=Ubc,故C正确。把正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D错误。【答案】BC2.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方形abcd,顶点a、c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示.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置于b点,自由释放,粒子将沿着对角线bd往复运动.粒子从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A.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jiǎnsùyùndònɡ)B.先从高电势到低电势,后从低电势到高电势C.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D.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静电场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电场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这一综合(zōnghé)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粒子在从b点到d点的过程中虽然是先加速后减速,但不是匀变速,故A错误;由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可知,从b点到d点电势先升高后降低,故B不对;此过程中,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故其机械能和电势能之和是不变的,故C错误;粒子在从b点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故选D.【答案】D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yùndòng)问题,首先要明确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和运动(yùndòng)情况。解题时一般遵循以下思路:(1)力和运动(yùndòng)的关系——根据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用牛顿第二定律找出加速度,结合运动(yùndòng)学公式确定带电粒子的速度、位移等,该法适用于受恒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yùndòng)的情况。(2)功和能的关系——根据电场力对带电粒子所做的功引起带电粒子能量的变化,利用动能定理研究全过程中能的转化,研究带电粒子的速度变化、经历的位移等。该法也适用于非匀强电场。例3.反射式速调管是常用的微波器件之一,它利用(lìyòng)电子团在电场中的振荡来产生微波,其振荡原理与下述过程类似。如图所示,在虚线MN两侧分别存在着方向相反的两个匀强电场,一带电微粒从A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在A、B两点间往返运动。已知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是E1=2.0×103N/C和E2=4.0×103N/C,方向如图所示,带电微粒质量(zhìliàng)m=1.0×10-20kg,带电荷量q=-1.0×10-9C,A点距虚线MN的距离d1=1.0cm,不计带电微粒的重力,忽略相对论效应。求:(1)B点距虚线MN的距离d2;(2)带电微粒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t。答案(dáàn):(1)0.50cm(2)1.5×10-8s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原来两板不带电,上极板接地,它的极板长L=0.1m,两板间距离d=0.4cm,有一束由相同微粒组成的带电粒子(lìzǐ)流以相同的初速度从两板中央平行于极板射入,由于重力作用粒子(lìzǐ)能落到下极板上,已知粒子(lìzǐ)质量m=2.0×10-6kg,电荷量q=1.0×10-8C,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