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瀚玥****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编.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2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76页1-2教学目的:1、在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2、会选择恰当的单位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出新知1、请几位同学写出自己记录的.里程记录重庆——合川88km重庆——成都340公里………………2、看了同学门的展示,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题3、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一)学习例1,理解1千米=1000米1、回忆小组测量的一段距离几个这样长的距离是1000米2、学生汇报3、教师小结: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有时候也说为1公里(二)估计1千米有多长1、回忆自己生活环境中哪两处是1千米2、学生汇报3、小结1千米(公里)=1000米字母表示1000m=1km(三)学习例21、学生设计体验1千米有多长的方案2、教师整理活动方案400米的跑道,走两圈半,1千米走()分钟400米的跑道。跑两圈半,1千米跑()分钟用皮尺量100米,记录:我走100米用(0分钟,估计1000米用()分钟我跑100米,用()分钟,估计1000米用()分钟3、学生选择活动方法4、学生实践体验1千米5、学生汇报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问题。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和倾听。教学重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课件二、探索新知1、了解题意2、分析问题学生可能会用前面学到的有余数除法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教材中出现的前两种方法,这时教师要给予肯定,然后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还可以怎样派车。派车有以下几种。一:面包车/辆4小轿车/辆0余下的座位数/个7二:面包车/辆3小轿车/辆1余下的'座位数/个2三:面包车/辆2小轿车/辆3余下的座位数/个0四:面包车/辆1小轿车/辆6余下的座位数/个1五:面包车/辆0小轿车/辆9余下的座位数/个2教学时,这几种派车不需要全都出现,如果学生只会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那么教师只需将书上的方法向学生介绍一下就可以了。对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的讨论,只需要让学生懂得座位空得越少越合理即可。也可能会有学生说花钱越少越合理,这也是对的。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才能解答。对于此类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寻求策略。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3一、教材分析:《辨认方向》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第一节的内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本上进行教学的。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参与、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按照新课标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一理念,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3、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2、会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难点: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三、说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导取向的“活动建构式”教学方式。学生通过一系列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建构新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展示。在教学中,我采用动态的、多元的评价方式。如:激励性的语言,奖小星星等。四、教学准备:挂图方向板五、教学流程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游戏导入引发兴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做和老师相反的动作,比如老师说,我说东向东转,学生就说,我说西向西转。这样的设计,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聚集动力。第二环节:实践探究激趣解疑1、老师用微机出示教材主题图,先请学生说一说:看平面图的方法,然后同桌交流:以学校为中心,邮局、商店、医院、体育馆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2、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图书馆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学生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