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作文复习预测导写及范文:多难兴邦.docx
上传人:Ch****91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6年中考作文复习预测导写及范文:多难兴邦.docx

2016年中考作文复习预测导写及范文:多难兴邦.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6年中考作文复习预测导写及范文:多难兴邦2016年中考作文复习预测导写及范文:多难兴邦【主题引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相关时事点击】雪灾、地震、疆独、金融危机、气候变暖【素材例示】1、出自《左传》:“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这段充满祸福相互转化辩证法的话语,后人提炼出“多难兴邦”四个字,意思是:多灾多难往往能够激发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使国家兴盛起来。2、5月23日,总理又一次重返灾区,来到北川中学临时学校看望师生们。总理走进高三(1)班,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激励同学们“要记住这4个字,相信经受过灾难的同学会更加努力”。3、中华民族承载过太多的苦难,但始终没有被压垮,而是生生不息,繁衍至今。这是因为这个民族有着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4、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危机重重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不畏强暴,奋起抗争的“多难兴邦”史。中华民族曾为人类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但在近代落伍了。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把一个曾经拥有辉煌历史的独立国家变成了半殖民地国家。这既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屈辱史,又是激励炎黄子孙奋发图强、革故鼎新的强大诱因。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前赴后继、慷慨悲歌。林则徐力倡禁烟,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生誓言。在民族灾难最深重的年代,孙中山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不会亡”的呐喊声响彻华夏大地,激励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抗日战争正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一部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但同时又是一个敢于面对灾难,永不言败的伟大民族。从重重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人民,正是在“多难兴邦”信念的支撑下,奋发图强,走向辉煌。5、四川,挺住!中国,加油!”的呐喊声,让世界看到了“多难兴邦”凝聚起来的巨大力量。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有了民族凝聚力,这个国家就不会被任何困难和灾难压倒。在大灾面前,受灾群众表现出的坚韧、顽强,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慷慨解囊捐款赈灾的热潮,全国各地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志愿者行动,献血车前长龙般的自愿献血者队伍,全社会守望相助的同胞亲情,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看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西班牙《世界报》发表文章《一个摧不垮的民族》,称赞中国拥有举国动员的能力,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强大的团结互助精神。文章指出,为了挽救同胞的生命,志愿者、战士和救援人员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直战斗在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一线。当国家处于危难时刻,中国国家领导人为人民做出了榜样。这个民族表现出的精神与力量将使它在前进的道路上无坚不摧。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遭受过多次重大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后,唐山人民从灾难中站立起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经过30多年的奋斗,唐山重新崛起。同样,在汶川特大地震灾难面前,“人心齐,泰山移”。从中央各部门到灾区各级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项救援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全国各地救援队伍源源不断赶赴灾区,政府调动了各种抗震救灾资源,排除一切艰难险阻,最大限度地挽救群众生命,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7、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8、我们深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我们华夏儿女会更加勤奋学习,埋头苦干,为“兴邦”打下坚实的基础。【话题“多难兴邦”作文导写与示例】【文题亮相】阅读下面材料,以“多难兴邦”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材料一:XX年,我们伟大的祖国遭受了雪灾、地震等接踵而至的灾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材料二:5月23日,总理来到在四川绵阳市区内设立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看望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师生。走进高中三年一班的临时教室,诚恳地和同学们谈心。总理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一侧一笔一画竖着写下四个大字:“多难兴邦。”【思路点拨】一、要明确话题不等于文题,要围绕话题,借助短